本报讯(记者林金康 海曙记者站许玉芬)昨天,海曙区原望春学校的749名孩子获知一个好消息,新学期他们将全部被安排到区内公办学校就读。至此,海曙区的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正式成为历史。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的信息显示:海曙区将外来工子弟教育完全纳入公办范畴,开了全国先河。
“公办学校就是不一样,不要说师资力量、校舍条件好,入学费用也低了。我女儿以前在民办学校读书时,每学期都要交纳各类费用1000多元,现在只要交纳课本费等极少量的费用就行了。”笔者在该区公办外来工子弟学校——西郊学校采访时,来自安徽省阜阳市颖上县江口镇的邢桂芳显得很激动。校长王明祥告诉笔者,那些符合我市有关就读规定的外来工子弟已免收全部学杂费及作业本费,完全享受与本地学生一样的待遇。
以往,海曙区1万多名外来工子弟所在学校的硬件条件、师资水平相对落后,这导致了外来工子弟与城市儿童在受教育方面的权利相对不平等。从2007年起,该区先后出台政策,决定到2009年,把全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完全纳入公办范畴,让他们享受同城待遇。
据海曙区教育局副局长金莹介绍,海曙以前有3所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现已全部停办。目前,海曙区有公办初中7所,小学21所,专门的公办外来工子弟学校1所,已接纳外来工子弟10061人,外来工子弟就读率已从2007年的66.03%上升到现在的99.8%。金莹说,从今春开始,凡暂住在海曙区且符合相关条件的外来工子弟将全部由公办学校接纳,并实行免费就读。
为改善外来工子弟的上学条件,海曙区除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专项基金外,还拨款600余万元用于校舍的改造、师资的引进和培训。对原先在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教书的老师,该区的做法是“学历达标且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优先聘用,没有资格证或学历不达标人员,根据其师德和业务技能水平给予一年过渡期。聘用人员待遇与现有公办学校教师相同。
市社科院院长、社科联主席谢永康认为,海曙区把外来工子弟教育完全纳入公办范畴,让他们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机会,是城乡统筹进程中出现的可喜现象,是创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举措,体现了宁波海纳百川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