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直接增利约57亿元 装备业呼唤具体措施
继钢铁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出台后,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调整振兴规划也终于尘埃落定。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鼓励企业兼并重组与联合重组成为两大规划中共同的措施。业内人士指出,新增加的“调整”一词使得振兴规划既立足于当前的解困,更着眼于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在调整基础上的振兴将使得这两大行业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定、坚实。其中,受出口退税率上调影响,纺织业直接增利约57亿元;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规划主要是方向性和政策性的调整方案,一些具体的振兴方式和措施可能在未来的时间里陆续出台。 [国务院常务会原则通过纺织业和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
纺织行业直接增利约57亿元
联合证券汪蓉认为,规划有利于帮助困境中的纺织企业实现“软着陆”,从而让部分仍有竞争力的企业度过暂时的难关。同时,政策面的不断宽松为企业经营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将间接影响企业经营决策,对纺织行业长期发展有利。
中国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表示,规划中扩大国内消费的方案对于行业内出现的大量企业倒闭情况进行“救急”,可以看作是短期干预行为;另一方面对行业内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进行调整,可被视为中长期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提出了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以及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等内容。业内认为,这对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将产生长远影响。
除了纲领性条款之外,振兴规划中较为引人注意的还有将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
业内认为,这能够更为直接地增加纺织行业的利润。据第一纺织网测算,预计2009年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在1675亿美元左右,不考虑其他变动因素,在企业实行25%所得税情况下,出口退税率上调1个百分点,纺织全行业将增加约57亿元人民币的利润。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田丽也指出,2008年,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上调3个百分点在年内约减少纺织企业税收负担80多亿元,退税率上调部分基本都转化成为企业的实际收入,今年退税率继续上调将能使纺织企业盈利状况获得更大程度的改善。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于规划的最终实施效果并不太乐观。汪前进表示,政府不断加码政策,正面效应不可否认,但扶持政策只是手段和加速器,最终行业何时回暖,还要看内、外部需求何时能够复苏。汪蓉也表示,振兴规划只是政府调节市场的手段之一,无法创造需求,部分支持政策的效果显现有滞后性,短期来看企业受益尚不明显,但长期来看,在技术创新、品牌和渠道建设方面有优势的企业将受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日公布今年1月PMI指数,其中,1月份新订单指数为45.0%,比上月上升7.7个百分点,在制造业PMI12个指数中升势较为明显,但分行业来看,纺织业新订单指数不足20%,为20个行业最低。
装备业犹需“小火慢熬出细活”
东兴证券杨丽萍认为,本次出台的装备制造调整振兴规划可以视为2006年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的补充和延续。她说,8号文件中提到的16大重点产业,在过去两年中有的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国产化率持续提高。但有的行业部分产品国产化率仍很低,并且在一些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中仍然大量进口国外设备,如石化设备等。因此,为改善这种情况,国家政策很可能重点扶持和加强此类行业的发展,“重点产品国内制造”将成为主流,支持装备产品出口也将落到实处。
同时,振兴规划对基础零部件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杨丽萍认为,在轴承、液压件行业,都出现过“国家对某项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后国内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的情况。
她预计,一些具体的振兴方式和措施可能在未来的时间里陆续出台。石化设备、液压件、轴承等领域可能获得较大支持。
也有专家认为,装备制造业的振兴规划看起来没有特别具体的刺激措施,主要是方向性和政策性的调整方案。其中,“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发展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为有关公司打开想象空间。
国泰君安张锦灿认为,目前下游需求旺盛的装备产品主要集中在两大细分产业中:一是受益于基建规模的装备企业,二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清洁能源、环保产业、节能产业等专用设备。举例来看,工程机械设备类就将面临着挖掘机、压路机等诸多新订单。而对于铁路建设来说,也将对铁路设备业上市公司带来新的订单。清洁能源方面,未来的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仍然有望持续增长,从而给水电设备、风电设备等相关上市公司带来积极的增长预期。
在调整基础上的振兴将使得这两大行业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定、坚实。(记者 陆洲 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