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登封市石道乡张沟村,在自家的院子里,52岁的村民李秋现望着屋顶角上伸出的导水管,眼神充满了无奈。往年,这根水管承担着一家6口全年的用水问题,而今,整整106天过去了,水管再没滴下一滴水……
河南持续大旱,不仅小麦等农作物受灾严重,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居民、牲畜饮水困难。
其中登封市受灾严重,全市共有11万城区居民和2.8万农村居民饮水出现困难,城区居民已实施定时定量供水,而农村居民只能到邻村运水应急。
接水管106天没滴下一滴水
张沟村地处山区,地下水资源并不丰富,村民们用水全部“靠天”。近年来大部分村民都装上了“屋顶接水”工程,即将屋顶改装成一个接水的池子,然后安装水管,接入院子里的蓄水池。下雨时,屋顶上承接的雨水便顺着水管导入蓄水池中,供村民们日常生活使用。“往年雨水正常的时候,基本上水是够用的。”李秋现告诉记者,村里大部分人家都有蓄水池,满满一池子水足足有30吨。“另外,每家每户还有很多水缸,常年摆在院子里,下雨时顺便把每个水缸都接满,小孩子还可以在缸里洗个澡。基本上,接满一次水可以用上十天半月不成问题。”
然而,一场持续大旱给靠天吃水的张沟村造成了巨大影响。“连续三四个月没有下雨了,家里早就断水了。”在李秋现的院子里,摆放的大大小小5个缸和2个盆都露出光秃秃的底部,没有一丝水痕。
苦恼的并不只是李秋现一个人,事实上,吃水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困扰张沟村全村村民的头等大事。不仅天不下雨,村里仅有的3口井也干涸了2口,剩下一口井挖到了180多米,才保留了一点水种,但仍是杯水车薪。
无水村民花钱到邻村买
没有水,怎么活?张沟村村民无奈,只能到3公里外的邻村去拖水。
“水源太远,但没有办法,人畜总归要喝水的,只能去邻村借。”谈到目前村里用水面临的困境,张沟村村长申水洪也颇感无奈,“全村现在有450多户人家,1800多村民,这么多人吃的水基本上都是从别的村拉过来的,东头西头的两处水源的路程都在3公里以上,必须要靠汽车或者拖拉机拖水才行。”
昨日傍晚,申村长带着记者来到3公里外的邰沟村取水点,一块“饮水思源”的石碑立在面前,周围的地上还有些潮湿。记者注意到,这个取水点实际上是一口水井。“用汽车拉的话,一车大概能拉回3吨水,一池子水装满的话要来回跑10次。”申水洪说,“来这里拉水要付费,毕竟别村的水源也不富余。我们村的村民来拉水,一车3吨水大概要付费五六十元,还要加上运费。”
干旱后就没洗过澡刷过牙
水源如此来之不易,使用起来格外珍惜。“我们一家6口,每天洗脸只用一碗水。”李秋现告诉记者,为了节约用水,他们每天早上起床后,到洗脸的时候会将所有人都叫过来,然后从水缸小心翼翼舀出一碗水,倒入脸盆中,刚好没住脸盆底部,然后每个人依次洗脸。“说是洗脸,实际上不过是用毛巾蘸湿了一点水,在脸上擦擦,然后马上递给下一个人。”李秋现说,这碗水洗后也不能浪费,“将毛巾里的水拧出来,遇到要擦桌子或者台面什么的就可以利用了。”
洗脸吃饭都须精打细算,在其他方面的用水则更加苛刻。李秋现告诉记者,自从干旱以来,他们全家已经没有洗过一次澡,也没有刷过牙。至于洗衣服,更是无从谈起,“反正在农村也是摸爬滚打,衣服脏就脏呗。”李秋现笑着指指衣服上的泥巴说。
11万市区居民喝水难
不仅是农村遭遇着水荒,登封市城区居民的饮水问题同样受到影响。
登封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随着干旱天气的持续,登封市城区供水的三处水源中,有两处已经干涸,导致城区有11万居民的饮水问题受到影响。为缓解饮水危机,登封市实行了城区供水定时定量的临时政策,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时段的供水,并控制一定的供水量。同时,水利局正在发掘新的水源,并积极从别处调集水源,尽力满足居民用水需求。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