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民俗专家称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2-09 07:46:16

  本报讯(记者 林华奇)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汤圆。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库成员沈志远告诉记者,古代未婚少女平时足不出户,只有元宵夜被破例允许结伴出门赏灯,多情男女在“花市灯如昼”的浪漫夜晚常常擦出爱的火花,造就了无数良缘美眷,因此元宵节又被称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

  元宵习俗由来已久

  正月十五晚上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旧时称上元节,又称为元宵节、元夕或灯节,民间有赏花灯、猜灯谜、放烟花、吃汤圆等丰富的活动和习俗。

  据民俗专家介绍,隋唐以来,正月十五便有观灯的风俗。《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多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当时这种悬在灯上任人猜射的谜语,人们称之为“灯谜”。

  在宁波,正月十三称为“上灯夜”,民间开始悬挂和测试自家的花灯。到十四夜,民间有“照蛇虫”的习俗,儿童手提纸灯遍照屋角、墙脚、灶下等阴暗处,有的手持小铜锣,边敲打边吆呼:“嗄去,哒去,赶到茅山(鄞南地名)吃草籽!嗄去,哒去,赶到深山吃烂番薯!”这一天,农家还在田头、田塍点火烧野草,干草燃着时犹如条条火龙,故宁波话称之为“谭火龙”。这种习俗和农业生产除虫害相结合,至今仍可在农村看到。

  正月十五是闹花灯的高潮,直到正月十八晚上结束灯会,称为“落灯夜”。通常,每年元宵夜,甬城上空烟花璀璨,人们吃了猪油汤团,成群结队上街赏灯看烟花,贪玩、爱热闹的小孩尤其喜欢元宵节,提着灯笼欢快地奔跑在街头。

  中国传统“情人节”

  元宵节还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沈志远告诉记者,元宵是古代百姓喜爱的节日,尤其受妇女的欢迎。在古代,闺秀平日是不许踏出闺门的,只有到了元宵这一晚,可以不分男女一同赏灯玩乐,这正好为青年男女提供了一个交谊的机会。通常,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恋人之间可留下信物,之后找媒人上门去提亲。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中国文学史上,或悲或喜,记载着无数与元宵节有关的美丽爱情故事。词人辛弃疾也在元宵节写下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千古名句。如果翻一翻《三言二拍》等话本小说,也可以提供多处佐证的;传统戏曲中,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时相遇而一见钟情的,乐昌公主与徐德言也是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也在元宵定情。

  沈志远表示,一些人认为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情人节”,其实传统的“七夕”是古代“妇女节”,姑娘们在夜晚穿针引线验巧,做小物品赛巧,摆上瓜果乞巧,男性是没有参与的。元宵节是一个浪漫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节日,是古代青年“自由恋爱”的佳期,这才是中国真正的“情人节”。

  ■诗词欣赏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各地风俗

  镇海吃“丫头羹”

  在镇海,正月十四也很特别,其中有一样食俗是要吃“丫头羹”。据说有一年正月十四夜,有一大户人家全家人出门看花灯了,独独留了一个丫头看门。丫头平时干活很辛苦,她看着桌子上的各式果品,觉得有点饿了。于是,她从每样果品里抓了一小把,一共是16样。心想:每样拿一点点,主人家应该不会发现。她把它们放在一锅里煮,慢慢地香气扑鼻而来。

  正在这时,主人家却突然看灯回来了,闻到香味,问丫头:“这么香是什么好吃的?”丫头灵机一动,赶忙说:“我怕你们回来肚饥,特意准备的夜宵。”主人吃过后赞不绝口,因为这个羹是丫头发明的,所以后来就叫“丫头羹”。

  宁海吃“团子”

  在宁海,过元宵最热闹的也是“十四夜”,家家户户要吃“团子”,一种由粳米粉为皮,以白萝卜丝、虾皮和肉丝等为馅的蒸食,其寓意为“团聚”,与这一天同时要吃的、用糯米粉做的“圆子”互为补充,交相映衬,合称为“团团圆圆”。

【编辑:周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