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宁波一所乡镇小学将外地生单独编班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2-12 12:46:54

  本报讯 “孩子在市区一公办小学读了一个学期,最近才知道,学校在入学之初就把外地孩子单独编在一个班上,这不是搞歧视吗?”前天,在甬务工的安徽籍农民杨师傅给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打来电话说。昨前两天,记者走访了学校和相关部门,各方各有说法。

  据了解,该镇中心小学五个年级,只有一年级采取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独编班的做法。一年级共有5个班,4个班入读的都是本地孩子,一个班则全部由外来工子女组成。

  外地孩子家长:

  感觉受到歧视

  前天下午,记者到该镇中心小学采访,适逢学生放学前,校门口挤满了前来接孩子的家长。对于学校将外地孩子单独编班的做法,本地、外地孩子家长意见难以统一。

  江西籍外来工小于表示,现在孩子能在打工地入读公办学校,心里非常高兴,但对于学校将外地孩子单独编班的做法非常不解。他对记者说:“我知道这事后,第一感觉就是我们在这里始终都是外人,我始终都是打工者,而孩子始终是打工者的孩子。”听小于这么说,边上几个外地孩子家长也有同感,他们的表情告诉记者,他们都很心酸。

  安徽籍外来工张师傅则表示,单独分班与否他并不太关心,他关心的是,学校能否给这个被“隔离”出来的外地学生,一个平等的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

  本地孩子家长:

  大多不愿评论

  对于外地孩子单独编班一事,大多数本地孩子家长听说是记者采访,都不愿发表评论。而一名非常赞成学校做法的本地孩子家长道出了自己的观点。她说,各地文化发展水平不一样,混合编班,可能会“众口难调”,结果反而会影响学生学习。况且外地学生是少数,单独分班就像是为他们开了“小灶”。

  学校:

  是为了因材施教

  该镇中心小学一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绝对没有搞歧视的意思,之所以这么做,仅仅是为了因材施教。他进一步解释说,外地孩子在户籍所在地有很多没有参加过学前班,有的参加了时间也很短。而本地孩子绝大都是从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一步步地走过来的,本地孩子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好。若将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混合编班,学生基础不统一,教学难度很大。同时,在这种环境下,一些外地孩子因在学习成绩上始终无法赶上本地孩子,从而会产生厌学情绪。而单独编班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因考虑到单独编班的好处大于弊端,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实行了这种编班方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们感觉这种做法效果较好。通过期末测试的对比,我们发现,这个班与本地班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该校负责人说。

  市教育局:

  总的原则是要公平

  对于该镇中心小学的做法,宁波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负责人汪维民表示,市教育局的政策总的原则是要公平,对符合入读本地公办学校的外来工子女,学校应该保证他们与本地孩子一样公平地享受教育资源,不得搞歧视。但对于该镇中心小学的做法,他不作评论。

  教育专家:

  不能人为贴标签

  宁波大学一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多年的教授表示,虽然不能否认该小学因材施教的良好初衷,但这种做法与时代潮流相悖,我们不能人为地给孩子贴标签。这无论是对本地孩子还是对外地孩子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按照这种方式分班,一些敏感的外地孩子会感觉自己被排斥在本地同学之外,在这个班里读书无形之中就证明了自己是个外来工孩子。自卑甚至仇视的心态会慢慢地形成。而对于本地孩子,他们因受外界影响,会用另一种眼光来看待外来工子女班的学生,从而不能以仁爱之心和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而这种心态对孩子的成长也极为不利。

  其实,主要来自农村的外地孩子,从他们的父母那里继承了意志坚强、独立性强、生活节俭等优良品质,而这些正是本地孩子所缺乏的。而本地孩子讲究卫生、懂礼貌的良好品质,又可以弥补外地孩子这方面的不足。将本地孩子与外地孩子融合在一起,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利。

  外地做法

  ▲2006年,西安市雁塔区在全国较早要求,对外来工子女不单独编班,学校将根据外来工子女不同的地区、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因人施教,分类要求,使其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2008年6月天津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区县不得设置专门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有关学校不得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独编班。

  ▲长春市政府近日发文要求,坚持“均衡分班”的原则,混合编班,杜绝农民工子女单独编班现象。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