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一场无声的诉讼昨天鄞州区邱隘法庭开庭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2-13 12:59:15

  本报讯 昨天上午,一场无声的诉讼在鄞州区邱隘法庭开庭审理。9名原告和1名被告都是聋哑人,双方都没有代理律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反目?庭审过程中又发生了些什么?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昨天上午8点多,鄞州区邱隘法庭一楼走廊上热闹起来,9名聋哑人正在等待开庭。临近庭审,他们还在用手势比划着,貌似在交换意见。上午8点30分,开庭时间到了,可是主审法官金首依然在办公室里忙碌着,因为被告方阿春临时又有新情况要说明。金首是用笔和阿春在纸上交流的,金首问一句,阿春答一句。阿春的父亲66岁了,坐在一旁,看着儿子和法官在纸上写着,心里十分着急。

  原来,在2006年,很多聋哑人从阿春的二姐那里购买了由上海日晖公司总经销的鱼蛋白口服液等保健品,他们每人花了1980元。后经查实,该产品属于传销产品,服用后会导致人体不适。于是,很多人提出退货,但遭到拒绝。经过协商,有10名聋哑人决定共同出资到上海去讨说法。阿春是主动提出去上海的,10名聋哑人中有一人出了1020元,另外9人出了450元,共计5070元供阿春在上海维权用。阿春在上海向工商部门投诉,并向公安机关报了案。随后,他在上海住了6个月,等待相关部门的反馈信息,共花去1万多元,可最后还是无功而返。10名聋哑人一怒之下,将阿春告上了法庭。他们觉得,阿春不当得利,要求他返还去上海维权的费用。后来,其中一人主动撤诉了,反过来为阿春作证,现在还剩9名原告。

  原告、被告都是聋哑人,且都没有请代理律师,这让法官金首觉得很棘手。她说,自己办过多年案子,可办这件案子比办十件案子还要困难,因为和双方沟通起来很困难,仅将诉讼材料送达阿春手上,就花了一个多小时,而将交谈内容写在纸上,就整整用了5页纸。

  为了审理此案,邱隘法庭特意从鄞州区特殊教育中心请来了手语翻译周老师。上午9点多,在周老师的帮助下,金首终于弄清了双方的要求。她将9名原告召集起来,进行调解。金首说,阿春也是受害者,他到上海维权,自己也付出了不少,现在,阿春的父亲愿意替他返还大部分的维权费。金首的话很简短,每说一句,就停顿一下,让周老师用手语翻译给9名原告。金首的话音刚落,法庭上一阵躁动。9名原告的表情各异,不停地打着手势,表达自己的意见。从他们的表情中能看出不太乐意。

  随后,法官金首再次带着周老师和阿春进行协商。又是一番艰难的手语交流,阿春和他的父亲最终答应全部返还这笔维权费,并于今天交给法官,发放到每一名原告手中。当周老师把这个结果用手语翻译给9名原告时,他们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调解结束,记者通过笔和纸,采访了原告方的代理人小徐。他在纸上写道:“作为聋哑人,打官司太难了,很多话都表达不清楚,很不方便。”

【编辑:周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