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有利条件和历史方位来看,我们有信心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具体分析,信心主要来自五个方面:
一是实力。近几年来我市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多年跻身全国10强,所辖县(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从2003年到2008年,生产总值从1770亿元增加到3964亿元,占到全省的18.8%,年均增长13.3%;人均GDP由3400美元递增到10079美元,年均增加1300美元以上,高出全省人均4000美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325亿元增加到811亿元,占全省财政的21.7%,其中地方收入由144亿元增加到39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0.1%、22.1%。这为我们战胜危机,实现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是活力。我市作为先行开放地区,市场发育健全,体制机制优势突出。特别是民营经济,很多企业管理是国际化的,市场是全球化的,生产是专业化的,销售是网络化的,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目前,全市共有私营企业近11万家,从业近150万人;注册规模在百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2.3万家,其中超千万元的3183家,超亿元的89家,全市有95家企业114个产品销量在全国列第1位。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我市民营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加大产品升级力度,深化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改革,企业将更加成熟。
三是动力。近年来我们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形成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大需求均衡拉动的发展动力机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2627亿元增加到8892亿元,年均增长27.6%,去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10937亿元;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600亿元,增速连续4年快于工业和GDP增幅,三次产业比从2003年的6.3:56.9:36.8调整为4.2:55.4:40.4。从三大需求看,2003年到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由836亿元增加到1728亿元,5年翻了一番;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21亿元增加到1238亿元,年均增长18.9%;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由188亿美元增加到678亿美元,每年增加100亿美元,其中出口由121亿美元增加到463亿美元,翻了近两番。特别是全社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477家,拥有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22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105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去年获专利授权量9882件,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已有中国驰名商标233个,中国名牌产品61个,居全省第一,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品牌之都。
四是潜力。这几年我们充分发挥大港大桥大海的优势,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发展增添后劲。去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达到1085万,排名世界第8位。依托港口先后建成了22个临港型重大产业项目,有23个正在加快推进。“中提升”有38个重大城市功能项目建成投用,65个项目开工建设并初具规模。今年新安排了市重点工程项目176个,计划完成投资500亿元。特别是绕城高速、象山港大桥及接线、疏港高速、梅山国际集装箱码头、杭甬客专、轨道交通、机场快速通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镇海炼化1500万吨炼油、大乙烯、台塑二期、东部新城“三大中心”、机场货运枢纽等重大产业提升项目建设,以及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湾头休闲区、鄞奉路滨江商务区、长丰休闲居住区等重大城市功能项目建设,不仅将对经济增长产生即期拉动作用,而且对宁波长远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用之日,也是宁波新的腾飞之时。同时,“民富”也是我市一大发展潜力。2003年到2008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4227元增加到25304元;农村居民纯收入从6221元增加到11450元,分别增长13.4%和13.9%,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2003年的1060亿元增加到2396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从19307元增加到42183元,都翻了一番以上。
五是合力。去年以来面对困难和危机,全市上下和衷共济、克难攻坚,形成了政企银职联动保增长的良好氛围。针对经济发展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我市经济增速回落的形势,市委、市政府较早地作出了谋划、采取了行动。自去年年初以来,分别研究开放型经济发展、推进工业“两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问题,召开了推进县(市)区重大项目、“中提升”工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现场会,加大了重大投资项目的工作力度。特别是去年6月以来,先后召开市委读书会和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统一思想,研究对策,较早地出台了“保稳促调”19条意见。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出台后,在第一时间制定了“扩大内需”12条措施和23条政策、“金融保障”18条措施,实施减税减费政策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形成了迎接挑战的思想合力、工作合力和政策合力。(记者 邓少华 实习生 叶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