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快评热论
“13%的财政直补”被谁打了折扣?
稿源: 华声在线  | 2009-02-19 11:02:50

  “中央政策一出中南海就开始变样了”,这是老百姓对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感叹。感叹时虽然有夸张之嫌,却也不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这不,为了促进内需应对经济危机,也为偿还一点所欠“三农”历史“债”,中央决定启动“家电下乡”工程,通过招标生产厂家以保证产品质量,通过财政补贴13%让农民得到实惠。但是网友发现某些“家电下乡”产品(例如长虹K258手机)的价格,比购物网站上的产品价格高出28.08%到108.13%!记者的调查还证实了“家电下乡的产品都不能还价。”(2月17日中国经济网)

  在人们的想象中,农民购买家电时享受国家财政补贴13%,农民就能够得到财政补贴13%的实惠,实际上,按照中央的意图,农民购买家电时应该不折不扣得到13%的实惠。然而现实中已经完全走了样,“家电下乡”产品的价格,比购物网站上的产品价格高出28.08%到108.13%!难怪农民们愤慨:“有人在打着家电下乡的幌子骗我们农村消费者”!市场经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有些商品被“煞地还价”,是因为商家已经“漫天要价”。当然,家电的还价行情一般在5%到15%之间,“家电下乡”产品不能还价,也让中央财政13%的补贴严重打了折扣。

  “13%的财政直补”被谁打了折扣?就购买者的直觉来说,是销售产品的商家,侵吞了农民所该享受的部分甚至全部财政直补。因为同样品牌、同样型号的产品,必定来自同一生产厂家,必定是同样的进货价格。销售商为什么卖给非农民购买者就能从1598元降价到1500元,而农民享受补贴来买就必须1598元,“一分钱也不能少”呢?至于“家电下乡”经销商诉苦“进价太高,赚不到钱”,这是经销商和生产商之间的博弈问题,何况经销商要向农民们证明“进价太高,赚不到钱”的真实性,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好的政策到了下面,就发生变形和扭曲,这已经屡见不鲜。如今“13%的财政直补”被打折扣的尴尬,可能完全出乎决策者的意料,但是“家电下乡”意义重大,不能半途而废;“财政直补”意义更大,不能徒留虚名。如果说决策当初,无法先验地意识到会发生这样的尴尬,那么现在实践中的矛盾已经揭露出来,真相大白,决策者应当实事求是,集思广益,调整政策,堵塞政策漏洞,保障政策的设计初衷得以贯彻到底,不打折扣。不是发文件“严禁打折扣”,而是完善政策,加强监督,依法执法,让相关各方无法打折扣,不敢打折扣。

  ( 作者:柏文学)

  

【编辑: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