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厚诒堂门楼的八仙砖雕。
图2:厚诒堂正门楼四合院。
图3:精雕石花窗。
浙东宁海大地上的“黄坛三堂”古民居——厚诒堂、益善堂、克绍堂,犹如璀璨的明珠,美轮美奂的木雕、繁复精致的石雕、惟妙惟肖的砖雕……一点一滴都渗透着老房子的诗情画意。它融合了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浙东建筑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本报在2000年3月曾作过《宁海黄坛古建筑群岌岌可危》系列报道,《人民日报》等媒体纷纷转载,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事后,“黄坛三堂”迅速被宁海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2005年3月16日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然而,9年过去了,“黄坛三堂”的旅游开发至今仍举步维艰。
目击:断垣残壁令人惋惜
昨天,记者走进黄坛古建筑群。青砖乌瓦古朴民宅,部分路段的卵石小径还光鉴清幽。在厚诒堂、益善堂、克绍堂,当地文物部门已经作过梁柱修缮。但当年和它们一起号称“金、石、丝、竹”四堂的居易堂,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长期居住在居易堂、今年已73岁的严桂英老太太说,2004年2月8日凌晨2点,一场大火将居易堂烧毁,楼上摆放着的一尊珍贵的毗卢帽观音木雕佛像也化为灰烬,居易堂的门匾也被人盗走了。
记者在现场见到,居易堂门楼右侧的一道马头墙残壁还保留着,左侧的马头墙已经全部倒塌,地面杂草丛生。天井内苔迹斑斑,用卵石铺砌嵌成的团花、蝙蝠等图案仍清晰可辨。
同样令人痛惜的是,2004年3月19日深夜,一个盗窃团伙把厚诒堂的6组(每组4扇)共24扇花窗盗走了。21岁时就嫁进厚诒堂、今年已65岁的李仁妹,痛心地告诉记者:“自从嫁到这里,看到这些花窗就很激动,感觉很华丽。但是今天这样子,真痛惜啊!县政府也派人来修过,但如果不大规模地保护和开发,很可惜。”
在厚诒堂后面的“小姐楼”,记者看到,檐柱和滴水板都下垂着,横七竖八的烂椽子和楼板悬在半空。门柱斗拱上的一些“倒挂狮子”、“倒挂花篮”等木雕,被虫蛀得千疮百孔。一道断垣残壁上,缠生着几缕蔓藤。
那么,这些被列入文保单位的古建筑,为何会出现今日的状况呢?据悉,有的是因为历史原因,有的是因为产权属于个人所有。据宁海县文管会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属于国有财产的文保单位,都由文物部门负责派专人管理,其他的文保单位都由属地管理,要靠当地政府部门重视。目前这些文保古建筑单位中有人住着,要烧火做饭,安全隐患不同程度地存在,加强消防责任势在必行。
呼吁:何不进行旅游开发
近年来,宁海县对黄坛、前童古镇着手实施保护性开发。根据旅游规划,该县将整合徐霞客古驿道资源和黄坛前童古村文化旅游区、梁皇山生态旅游区、浙东大峡谷森林生态观光区等四大区域,加快古建筑群的修缮改造,增添历史文化旅游内涵,串联成一条宁海西部黄金旅游线。
宁海县旅游局局长王鸿飞对记者说,“黄坛三堂”古建筑群确实是一种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能促进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而要把它保护好,关键是要让老百姓从保护中获得真正的实惠。他认为,对于古建筑群的保护不能一味说教,而是要符合村民的经济逻辑。如何通过对这些老房子的开发和利用,为新农村建设走出一条既保留乡村文化底蕴,又拓宽村民收入来源的新路,才是最务实的举动。通过旅游开发,兴建景点配套的道路、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景区厕所、停车场、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帮助当地村民就业,带动村民增收。
文保专家杨古城认为,“黄坛三堂”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与原生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不可分割,要明确“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方针。兰溪诸葛八卦村、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江山廿八都古镇、富阳龙门古镇等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经验,都可供“黄坛三堂”借鉴。当然,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利用传统民居发展旅游业在带来大量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环境污染等。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曾说过,旅游开发与文化遗产保护其实并不矛盾,如果我们在做好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上再进行产业开发,那不仅是一代人的利益保障,而且是子子孙孙取之不竭的财富资源。正因为稀少,古民居已成为久远时代的代言者,并将成为现代游客怀旧的一种物质载体。如何用有限的人力和物力及时抢救那些濒临毁损和消失的文化遗产,应该是政府和人民共同关心和责无旁贷的事。
声音:开发“古民居游”可行但尚有难度
守着聚宝盆的“黄坛三堂”,是否可以考虑与知名旅游公司合作,引进资本开发和经营这些古建筑群,使其成为具有宁波地方特色的重要旅游项目?比如将“黄坛三堂”改造成博物馆或茶馆、餐馆,并将当地木雕、石雕、砖雕、剪纸等工艺品在民居中陈列出来,提高游客对浙东文化的了解。当地农民则可以通过入股和景点就业的方式分享收益。
对于“黄坛三堂”旅游开发的前景,宁波东方飞扬国际旅行社总经理何冰锋等认为,要把古建筑提升为游览区,就要保护好原生态的民俗习惯和生活气息,让历史文化得以延续。何冰锋说,他们已经推出前童古镇等旅游线路,但总体情况不是太理想。现在我市旅行社中推出古民居建筑旅游项目的还不是很多,原因是这项旅游还没到成熟期,在包装上力度也不够。
宁波海外旅游公司总经理徐国源也认为,宁波古民居建筑旅游线路产品很少,原因是这些古民居的知名度低,游客知晓度较低。以后要看这些古民居建筑的自身发展情况,再确定是否推出黄坛古民居建筑群的旅游线路。
“故宅东风归燕静,孤村夜雨落花多”,这是现代都市人久违的家园情结。何冰锋等认为,对于那些有保存价值的民居,参照国内外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既保存文化积淀,又发挥观赏价值,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适度性旅游开发“黄坛三堂”,大有可为。
(记者 陈旭钦/文 龚国荣/摄)
“黄坛三堂”
浙东古建筑瑰宝
黄坛古建筑群位于宁海城关镇南5公里处,始建于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距今约200年历史,系东汉隐士严子陵后裔的住宅。浙江大学历史系毛昭晰教授等专家曾多次到此实地考察,认为这批古民居布局严谨,砖、木、石“三雕”俱全,为浙江省罕有,堪称一处完整的浙东古建筑瑰宝。
其中,最具有特色的当属厚诒堂、益善堂、克绍堂和已经烧为废墟的居易堂(又称司马第),它们号称“金、石、丝、竹”四堂,堪称一绝。尤其是厚诒堂,气势恢宏,高大的马头墙耸立着,既威严又壮观。台门巍然屹立,很有气魄。整幢宅院结构严谨,构筑典雅,是一座集木、石、砖三雕工艺于一体的四合院。
木雕多分布于门窗、屏风、梁柱、雀替、牛腿和额枋上,有倒挂狮子、“天台八景”、“渔樵耕读”、“二十四孝”和山水亭阁、花鸟鱼虫雕塑,雕刻工艺极为精致。厚诒堂的门楼用大型砖雕装饰,雕着“龙凤呈祥”、“八仙过海”的图像,花纹清秀,图案雅致。“物必饰图,图必有意”。比如木雕花窗上,有很多蝙蝠、鱼、鹿的图案,寓意福、余、禄。又如石雕门窗上雕着瓶的图形以及“安”的字样,瓶与“平”谐音,寓意平安。
这些木雕、石窗、砖雕饱经风雨侵蚀,静静地伴随着老房子度过了百年岁月。我市高级工艺美术师、文保专家杨古城、曹厚德等先生认为,“黄坛三堂”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它承载着村庄的灵魂,延续着村庄的文脉。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黄坛三堂”也是后人追忆历史、感知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