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不签协议也无底薪 应聘大学生恐成"羔羊"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2-19 12:52:10

  本报讯 快毕业的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小王近来发现,身边好多同学都落实了工作,心中颇为焦虑。这时,有一家名为“草汁堂”的企业邀请他参加培训,点燃了他的就业希望,然而随后几天填鸭式的培训却令他疑窦丛生。

  进退维谷的小王鼓起勇气找企业负责人谈薪资问题,可对方“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予答复。没听完5天培训课,小王便放弃了这份“前景美好”的工作。“这家企业的行为令人不安,可坚持培训的大学生还有不少,他们会成牺牲品么?”前天,小王给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来电,希望本报进行调查。

  小王告诉记者,去年年底,他在校园招聘会上投了三份简历,其中一份就是投给了自称经营药膳的“草汁堂”。“在招聘会现场,他们的工作人员着装很正规。”小王说,负责招聘的向他简单询问了几句,就收下了他的简历。

  由于种种原因,小王错过了两家单位的面试,而当他第三次接到“草汁堂”打来的询问电话后,他决定参加对方组织的培训,试一试。13日,参加培训的共有28人,小王惊讶地发现,和他一起投简历的同学几乎都来了。该企业在海曙区文昌街有家门店,培训就是在该店二楼一个狭小的多功能厅里听人讲课。

  第一次听课让小王大跌眼镜。“讲课人告诉我们如何迅速致富,并承诺一年后员工的月薪可上万元。”小王说,负责人还向他们介绍,未来的实习会实行军事化管理,生活比较艰苦,但生活费用自理。一位姓毛的负责人还再三强调:“谈薪资会伤感情,我们不是招聘打工者,而是招纳合作人,企业起步后会分给大家股份。”小王还从小组长口中得知,实习六个月没有任何薪酬,也不签三方协议,目前店里的优秀员工也只拿几百元一个月的补贴。

  记者约见了与小王一同参加培训的几名同学。“即便没有金钱损失,但漫长的培训期和实习期会让我们错过很多其他机会。”同样中途退出的小张同学也觉得这家企业不太靠谱。据小张介绍,和他一起参加培训的同学中,有三人各花了100多元购买了企业的内部资料,“顺利”通过了考试,已经打算去上班了。

  随后,记者电话采访了其中一人。“有点将信将疑,可也怕错过了好机会。”这名同学在电话中说,“连员工证都是自己出钱做的,而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草汁堂’年内将在全国新开300家连锁店,想想真有点不可思议。”

  根据小王提供的地址,前天中午,记者找到这家门店去“应聘”。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保健品展示台,左侧简单的点餐台上有若干套养生菜谱供顾客选择。负责人罗小姐称,她要去测试三个参加完培训的学生,让店里一名姓高的小姐先跟记者谈。

  记者向高小姐打听这家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员工薪酬等问题,她说,她是广东人,在此工作已一年多了,每月也只是拿几百元的“补贴”。“只要参加完五天的培训,你自然会有答案。”高小姐避开了记者的问题。记者又问:“若经过培训,又通过了你们的考核,是否要带学校的三方协议来?”高小姐说,不用。

  记者在该店待了近一个小时,当记者离开时,他们只接待了一个被称为“蔡姐”的客人。记者询问了周边几家店铺,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家店铺还提供餐饮服务。

  当天下午,记者采访了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的汪老师,他对这家企业的印象深刻。“当时企业联系人只提供了工商营业执照,无法提供组织机构代码,遭到我们质疑。”汪老师告诉记者,进入校园招聘的企业有90%以上是与学校建立长期友好关系的规模企业,而这家由个人登记注册的企业在资质方面“稍显不足”。汪老师向记者展示了该企业登记的名称:海曙区培娟草汁堂食品店。

  汪老师说,该企业负责人多次找到学校,阐述了食品行业对药学专业学生的迫切需求,并就实习学生的底薪进行了说明。由于其具备校园招聘的基本条件,学校也不便推辞。“事先,我们已提醒应聘该企业的学生,一旦出现问题,要尽快与学校联系。”汪老师说,学校不愿学生错失机会,更不希望他们受到伤害。

  昨天,小王告诉记者,原本决定在店里工作的3名同学最后也选择了放弃,打算重新找工作。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