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中发现的清代建筑。(周建平 摄)
本报讯(记者陈 青 通讯员朱海燕)近日,鄞州区文物普查队在高桥一带的藕缆桥和新庄村、古庵村三处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近50处传统民居,包括明代礼部尚书周应宾的旧宅、建于乾隆十六年的周氏宗祠等。“居民没有翻新老宅,没想到‘因祸得福’,把文物保留下来了。”鄞州文物普查队的陈长风如此感叹。
十几栋民国建筑民居同属何宝林
在普查中,发现民国时期的民居占了大部分。其中在藕缆桥发现了十几栋民国建筑民居,这些房子同属一个人——民国时期在上海经商的鄞县人何宝林,他是当时鄞县一带响当当的人物,民间有一句口头禅“何家何宝林,屁股挂响铃”,以此来形容当时追随大老板何宝林的人之多。
另有一处民国建筑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发展的新庄商人周茂兰回乡建造的一座中西合璧的“新学堂”。这座民国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从吊顶的大雕花到门面上的装饰,细节处处体现出这座房子在当时的豪华程度。文物普查队员指着墙面上的几个大大的类似脸盆形状的装饰介绍说:“做成脸盆形状意在让学生们在读书时能‘洗心’,就是让大家安静下来好好读书的意思。”
明代石狮子差点被卖掉
“新庄36条大弄堂,72条小弄堂,2人交汇要面贴面”,这句宁波老话的意思就是指新庄的房子多。鄞州文物普查队在新庄村发现了不少古宅。周氏宗祠始建于乾隆十六年,于道光年间竣工,祠堂门前的一对明代石狮子连底座高约1.7米,威武雄壮。然而,这对石狮子差一点被卖掉,据陈长风透露:“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有人想花巨资购买这对石狮子,但最后被村民阻止了,据说当时钱都已经付了。”
这次普查还发现了明代工部侍郎周薇以及礼部尚书周应宾的旧宅,但已经比较破败。周薇旧居中厅有四根口径达40厘米、高4.7米的大柱子,“这四根柱子取材十分讲究,分别为梓、檀、杉、沉香四种名贵木材,这在当时是富贵人家才用得起的。”
周应宾旧宅屋顶大梁上悬挂着 “大宗佰第”匾额,“明朝时官员办公场所称为‘府’,家里称为‘第’,大宗佰就是指礼部尚书。”周氏后人、现年81岁的周孝镐老人回忆起这座老宅感慨万千:“这块牌匾以前做了‘牛棚’的大门,不太引人注目,所以才被保留了下来。”
宁波首次发现禁烟碑
在周应宾旧宅的门楼西壁,嵌有一块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所刻的石碑。朝东一面是禁洋烟(鸦片)碑,上面写道:“开设烟摊,以至不肖之徒吸烟成瘾,事业荡产,身入下流,与匪为伍……以凭捉究,不稍宽贷。”而朝西一面为《稻令规约》,即禁止偷盗秧苗,禁止攀折树木、摘观赏荷花,保护田埂、河槽,如有违者罚馒头五百只,分送各农。鄞州文物普查队队员朱海燕介绍,据她了解,发现禁烟碑在宁波还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