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快评热论
屯兰矿难的两个现实背景值得追问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09-02-23 10:08:45

  王玉初

  22日凌晨二时十七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目前,事故已造成四十四人遇难。据事故指挥部消息,爆炸发生时在井下作业的共有四百三十六人,三百四十人升井,九十六人被困。(2月22日中国新闻网)

  看了这样的消息总是让人的心情特别沉重,44个鲜活生命的逝去,44个家庭在片刻之间失去了顶梁柱,那是怎样的一种伤痛。长歌当哭,逝者已去矣!现在,祈愿仍在井下的几十位矿工兄弟能平安,能早些重见天日。

  矿难事故,时常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可谓是教训深刻。接下来事故的善后,有赔偿、也有对责任人的问责,甚至是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等。在问责的过程,一些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员,往往因生产安全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个人的仕途。说实在的,对安全生产事故的问责,应该来说是当前对官员履职问责最严厉的。既是这样,为什么煤矿的爆炸声还会时常响起呢?

  屯兰矿难,有两个现实背景值得追问。

  首先是,记者在报道古交市屯兰煤矿事故时,给我们介绍了,“屯兰煤矿位于太原市下辖的古交市,为国有重点煤矿,高瓦斯矿,年生产能力五百万吨。二00四年以来一直保持了百万吨死亡率为零的纪录。在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设备中间,有许多是屯兰的自主知识产权。比如,将‘大断面支护’用于煤矿开采,屯兰是世界上第一家。这项由矿长尹根成等攻关研发的项目,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样一个背景材料说明屯兰煤矿有着不错的安全生产历史,侧面证明该矿并不是那种事故频发,视矿工生命于不顾的黑心小煤矿。还有,通过一些实例介绍该矿的科技成果,说明该矿的科技实力不俗,安全生产有一定的技术支撑。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好的方面并没有让安全生产的良好纪录得以延续,却是在倾刻间付出了数十个鲜活的生命来向过去良好的纪录作别。

  曾经的成绩,那只代表过去,不能成为推托今天矿难责任的借口。现在,事故的原因尚未查明公开,但这其中有没有长时间安全带来的麻痹与松懈?有没有因为科技的进步过于盲目自信,而缺乏对安全生产应有的重视与关注?安全生产,没有止境的;为生产安全所作的科技研发创新,没有终点;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没有任何借口;为矿工的生命着想,一刻都不能放松,决不能让一时的好运气酿成最后的惨剧。

  还有另一个背景,那就是2月20日,山西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全省安全生产会上,副省长陈川平还代表省政府与11个市政府、22个省直部门签订了2009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会上,省长王君感言:我们已经哭不起了。(2月21日《山西青年报》)“我们已经哭不起了。”“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些话语中恳、重听,让人充满了期待。可没想到,安全生产会后的第二天就发生了这样的大事故。

  在这里提起这个背景,绝不在于挖苦、讽刺;也不说,开了个安全生产会就可以为事故推卸责作,而是需要反思我们对安全生产政策制度的执行力。全国上下,就安全生产问题,每年都有监督,大会小会不知要开多少个。变化也是有的,但在相关政策落实上,仍存在执行力的不足。曾经血的代价让人反省,也学会了从制度上弥补不足。事实上,后续事故的发生,恰恰是有人没有对相关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到位。安全生产,我们已哭不起了,但我们还是再次哭了。安全生产的份量有多重,特别是在利益与政绩面前,安全生产到底有多重的份量?安全生产考验政府的执行力。这种执行力,不全在干部工作作风的作为,还在于不同的利益群体的博弈。

  春江水暖鸭先知。井下是否安全,矿工最能感受得到。可是,当下我们的矿工却没有拒绝下井的权利。他们拒绝就代表失业,因为他们的身后还有排着长长的队等待下井的农民工。在就业难的背景下,矿工的权利不能被漠视。这个时候,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作出更为有效的监管。既要要打破监督者与矿主的“猫鼠同盟”,更要有赋予行业工会以独立的监督权,为矿工撑腰。

【编辑: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