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永不放弃!母爱“扶起”脑瘫儿创奇迹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2-28 08:34:05

慧慧手捧获得的证书和奖牌,很开心。记者 王鹏 摄

  出生时,因为产钳夹伤脑神经,慧慧成了脑瘫儿。8个月大的时候,医生诊断她永不可能见到光明,还可能永远不会行走。

  22年后,慧慧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用一双灵巧的手拂了拂妈妈头上的白发:“谢谢你,妈妈!”

  脑瘫儿慧慧的生活

  昨天上午8点多,22岁的慧慧起床后开始叠被子,她微靠在床头,双手拎着被子的角,被子在空中扬起后平整地铺在床上。慧慧熟练地将被子折成一个方块,自豪地说:“2分钟搞定!刚开始叠时,要10多分钟呢。”

  叠好被子,慧慧扶着墙壁蹒跚地走进卫生间,拿出牙刷,挤好牙膏,然后倚在盥洗台旁开始刷牙了……

  几分钟后,慧慧走出来,坐在餐桌旁和妈妈一起吃早餐。

  我们很难想象,她曾是一个在地上爬行的脑瘫儿。

  坚强妈妈永不放弃

  22年前,张女士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小女儿慧慧出生时不幸被产钳夹伤脑神经,成了脑瘫儿。这种疾病在慧慧8个月大时才被发现。

  “是她外公发现的。外公摇头晃脑地给慧慧唱越剧,慧慧的眼睛却不随着外公的头转。”张女士心痛地说,“我们马上带她去检查,医生告诉我们,产钳伤了她的脑神经,她的视神经已经萎缩了,以后,手和脚上的神经也可能萎缩。”

  张女士首先想到的是不能让女儿成为盲人。她四处打听,得知上海有一位眼科专家杨教授能治好女儿的眼睛。白发苍苍的杨教授给慧慧开了当时第二军医大学研制的一种针剂。张女士说:“杨教授给了我信心,他说孩子的眼睛有救!我们回到宁波用药一个月后,慧慧就能够看见东西了。”

  当正常的孩子开始说话的时候,慧慧还一言不发。张女士拜访了一名从医的亲戚,“她告诉我,孩子要自己去教。孩子不是先天的毛病,不要泄气,不停地教,孩子总有一天会开窍的!”

  亲戚的话鼓舞了张女士。每天,张女士都将慧慧带在身边,不停地教她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女儿的嘴巴还是不会发声。

  有一天,张女士去洗衣服,出门前指着一个杯子对女儿说:“这是杯子,用来喝水的,记住了,妈妈回来要问你的!”

  洗完衣服回到家,她像往常一样问慧慧:“这是什么啊?”“是杯子,喝水的!”小慧慧张口清晰地吐出了这几个字。

  张女士惊呆了:“我好一会不会说话!醒过神来,我高兴地跑出去叫邻居,‘慧慧会说话了!慧慧会说话了!’”

  严与爱助孩子迈步

  慧慧一天一天长大,却不会走路。张女士每天给她按摩,还专门找人给她扎银针,希望慧慧能早日康复。

  每次张女士外出回家,钥匙在锁孔里转动时,独自留在家里的慧慧就从房间里爬出来给妈妈开门。“我对自己说,一定要让她学会走路,居委会给我们发轮椅,我坚决不要,我相信她会走路的!”张女士说。

  从慧慧6岁开始,张女士和丈夫几乎每天抱着慧慧辗转镇海、慈城去扎银针。慧慧12岁的时候,张女士带慧慧到上海做了两次腿部矫正手术,手术比较成功,但慧慧仍然不敢站起来走路。

  后来,家里的地上放满了枕头,慧慧在“威逼”下,扶着墙壁迈开了跌跌撞撞的第一步。

  走路很累,年幼的慧慧有时偷懒。为了让女儿坚持走下去,张女士狠下心把慧慧拎到门外,指着楼梯对她说:“你来回走10次,我不管你怎么走,记住10次!”

  然后,张女士关上门,在家里等待女儿走完后回家。

  邻居胡女士到现在也没有忘记:“慧慧一个人扶着楼梯,一边嘀嘀咕咕,一边走走歇歇,走完10次后才开始敲门,让妈妈放她进去。”

  一个自信的运动健将

  不久,慧慧又学会了自己到浴缸里洗澡,用一把高凳子撑着,把一把矮凳子放进浴缸,慢慢踏进浴缸。

  学会各种生活本领后,慧慧更加自信了,每天坚持行走练习。而一位比慧慧病情轻很多的男孩,因为没有坚持,双腿已经萎缩。看着曾经一起治疗的病友躺在床上已经不会行走,慧慧理解了妈妈的苦心。

  2002年开始,为了让慧慧更多地接触社会,张女士总是陪慧慧参加社区各种活动。

  市里组织残疾人运动会,张女士就带上慧慧远赴杭州参加训练,全程陪护,后来竟成了训练队硬地滚球的资深教练。

  2002年,慧慧参加第五届市残疾人运动会,获铅球F35-38级第一名;2006年,她拿下“全球通”浙江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银牌和全国硬地滚球锦标赛银牌……

  如今,慧慧已拿下近10个各级运动会奖牌和奖状。今年,慧慧还将迎战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沿着自己喜欢的道路走下去。

  付出就有回报。张女士也在陪练中收获了自己的事业,她担任了我市多个残疾人民间协会的理事和主席,为全市的残疾人服务。

  “我是一名脑瘫儿的家长,我了解脑瘫儿和脑瘫儿家庭的痛苦,我想告诉大家,对孩子永远也不要放弃!”张女士深有感触地说,“我也希望和更多的脑瘫儿家长交流,让孩子多一点自理能力,减轻国家和社会的负担。”

  记者 陈爱红

  通讯员 徐菁

【编辑:吴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