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宝钢重组宁钢启动钢企联合重组"三年行动"
稿源: 人民网  | 2009-03-02 10:38:51

  虽然中国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未久,相关细则尚未正式公布,但行业内的实质性举措已快速落实。1日,宝钢集团宣布跨地区重组宁波钢铁公司,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这是中国钢铁业应对金融危机、调整振兴中的首例企业重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钢铁业正把产业振兴与中长期的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在调整中振兴”。

  “三年行动”起步

  记者从宝钢集团了解到,根据相关协议,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36亿元人民币,宝钢集团公司持有宁波钢铁56.15%的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持股43.85%。宝钢和杭钢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重组宁波钢铁有限公司,使之有序、良性地经营。宁钢先期年产钢能力为400万吨,主要产品为热卷。重组后的宁钢将进一步推出增资扩股方案。

  浙江宁波被宝钢董事长徐乐江称之为“钢铁业发展不可多得的优势选址地点”,不仅有港口岸线优势,而且还有广阔的产业和市场腹地。据他透露,当初宝钢项目选址时,宁波北仑地区曾是三大备选地点之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宝钢还曾考虑在宁波建一现代化“非高炉、短流程”项目,但因当时各种条件限制未成功。此次重组宁钢,对于宝钢可谓“圆了宁波梦”。

  宝钢已明确表示,把宁钢发展纳入宝钢集团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在原料采购、生产经营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徐乐江说,“重组后的宁钢,绝不会单单在量的规模上做文章,而是要提升产品结构,加快经营管理的升级”。

  根据已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国将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集中度。力争3年内,钢铁业联合重组取得重大进展,形成若干个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国内排名前5位的钢铁集团的产能占比达到45%以上。业内人士称之为钢铁业联合重组的“三年行动”。宝钢重组宁钢被明确列入钢铁业调整振兴规划之中。

  重组是必然选择

  产业重组已成为粗钢年产能超6亿吨的中国钢铁业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内钢铁企业间的并购整合一直在“艰难中前行”。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消息说,2008年鞍钢营口鲅鱼圈钢铁基地一期工程建设投产,京唐曹妃甸钢铁基地一期工程基本建成,邯钢新区邯宝钢铁基地热轧部分建成投产,湛江、防城两个临海钢铁基地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全行业在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

  据权威统计资料显示,仅去年一年内,宝钢重组韶钢、广钢组建广东钢铁集团,武钢重组柳钢组建广西钢铁集团,唐钢、邯钢联合重组河北钢铁集团,济钢、莱钢联合重组山东钢铁集团,企业联合重组“迈出重大步子”。去年,中国国内产钢量最多的10家企业集团合计生产粗钢2.12亿吨以上,占全国粗钢总量的42.5%,比上一年提高5.71个百分点。

  走向纵深的信号

  但这样的产业集中度,还远未达到具有足够产业控制力的程度。中钢协顾问吴溪淳说,中国钢铁业的集中度总体还不够,行业协调自律能力不强。这在国内外需求下滑、钢铁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更显突出。“中国钢铁业情况复杂,不仅有大量落后产能要淘汰,产业分散,而且市场秩序不规范,各种生产能力不对应”。产业分散还严重影响到铁矿石等原料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难以形成相对一致的对外博弈力。

  此次宝钢在长三角区域内实施跨地区的企业重组,被视作中国钢铁业整合走向纵深的“一个有力信号”。“我的钢铁”资讯机构研究人员认为,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不少钢铁企业的产销形势出现很大变化,在此背景下,国内钢企重组将获得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一步宝钢、鞍本、武钢等大集团将发挥带动作用,全面推进行业重组的进程。企业竞争力的互补、协同效应的提升以及资源、管理、文化的真正融合,将成为钢企联合重组的更明确选择。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