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奉化
柏坑“走马楼”出路在何方?
稿源: 奉化日报  | 2009-03-02 13:55:40

  记者 董先康 实习生 刘 瑜等

  通讯员 毛节常

  在前不久结束的市“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大堰镇柏坑村的前洋古建筑群(俗称“走马楼”)濒临倒塌之险,急需抢修!

  上周,记者与本报5位实习生一起就此问题作了深入采访。

  A 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走马楼”是我国南方民居建筑的特有形式组合。柏坑“走马楼”北临柏溪,南傍山,南北宽约60米,东西长约70米,共百余间房屋,据记载均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为我市文物保护点。图①是记者站在柏溪北边拍过去的雨雾中的前洋古建筑群。

  我市著名国画家王利华是柏坑人,这位当年曾从事过文物保护工作的长者告诉记者,柏坑“走马楼”主建筑是三个互相独立又互相构联的大院,各有堂前(厅堂)、道地(天井),正厢房及两边东西厢房。正厢房外围叫“隔厢”,是厨房炊饮之所。最外围是余屋,专放农具、杂物及柴薪。整个建筑形式呈“回”字形,堂室相通,廊庑环合,雨天穿行其间也不湿鞋。像这样的古建筑群,全市仅此一处,甚至在宁波大市范围内也屈指可数。

  王利华还说,奉化沦陷期间,这里的“走马楼”还做过县政府的办公驻地和奉化中学的临时办学地,堂前壁上粘着的前清光绪年间和民国时期的科举邸报或毕业邸报至今依然可辨读(见图④)。其建筑工艺精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应该说,这里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B 再不抢修,什么都将没有了

  当记者站在柏坑“走马楼”面前时,为之惊呆了。这里不再是“濒临倒塌”的问题,而是有很大一部分已经倒塌了。

  住户王大妈闻声而出,自告奋勇当向导。她指着西边一块空地说,这里原本是第一个院子,早年毁于火灾。第二个院子倒塌了一半多(见图②),堂前这堵粘有科举邸报的墙还苦撑着。东边的第三个院子基本完好(见图③)。

  王大妈对记者叹息道:“老祖宗花一稻桶银子造了‘走马楼’,现在败落到了这等地步。要是再不抢修,三五年之后,恐怕什么都没有了。”

  C 要抢修,难点多多

  柏坑“走马楼”既然是文物保护点,缘何不作保护性抢救?

  市文保所在回复网友“扫落叶”时,曾作如下解释:2003年公布该建筑群为市文物保护点之前,部分房屋已经倒塌;由于该建筑群产权皆属村民所有,根据《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之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并承担费用。”

  宁波市人大代表、柏坑村党支部书记王孝华说,“走马楼”是唐代银青光禄大夫王敬王己后裔的居住地,至今的十多户住户均是贫困户或老年人,根本无力修缮,况且“走马楼”结构特殊,一动百动,由产权人一家一户修,也修不了。村级集体年收入不过十几万元,想“碰”它,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堰镇一负责人说,镇里有整体购买前洋古建筑群并逐步修缮作旅游景点的打算,只是现在还没有争取到启动资金,招商引资中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客商。

  D “走马楼”出路在何方

  文物不可再生,柏坑“走马楼”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眼前轰然倒塌。然而,怎样保护才算一个“好”呢?为此事,记者专程到鄞州湾底村和走马塘村采访,又问计于市内各界人士。

  在今年市“两会”上为柏坑“走马楼”撰写提案的政协委员、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赵茂才说,总体思路应该定在“开发利用中保护”这一点上。当务之急是把还没有倒塌的部分切实保护起来,不让它在三五年之内自然消亡。

  一位文化界人士认为,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柏坑“走马楼”,可运用市场经济这根杠杆,就是积极招商引资,让有实力开发“古宅餐饮、休闲、旅游”类项目和有品位的投资商,使古建筑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为解决拆迁户安置困难问题,也可考虑让住户以产权入股。

  旅游界人士方先生说,前洋古建筑群位于横山、柏坑两大水库之间,风景秀丽;而所在的柏坑村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山乡风味十足,所在的大堰镇更是开展山地户外运动的绝佳之地。因此说,“走马楼”有旅游元素,有开发利用价值。不妨学习借鉴鄞州区三个旅游休闲业发展较好的村——东钱湖沙山旧村民居改造为仿古度假村、下应街道湾底村改造村中村“西江古村”和姜山走马塘打造“中国进士第一村”的做法(图⑤是“西江古村”内景),把这里改造成古色古香的游客“歇脚”之地、休闲之居,或农家乐园。

  大堰镇一干部也献计,他说,大堰有明朝工部尚书王钫故居、近代文学家巴人旧居,不妨采用“凑合法”,把柏坑“走马楼”也集中在一起,让它们发挥集聚效应,成为大堰旅游线路上的一个亮点。

  还有人建议,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好前洋“走马楼”,要突出古建筑群的文化价值。要有合理的整体规划,根据每个院落的特色,确定功能定位;要充分挖掘本地民俗文化,并融入节庆主题,丰富文化内涵;在修缮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古建筑群的原物原貌,如堂前粘着的清朝科举邸报,若加以裱装保护,是很有价值的文物。

  柏溪水在潺潺流淌,“走马楼”在大声呼救。柏坑村党支部书记王孝华告诉记者,若有人来救“走马楼”,现有住户的安置工作他们会全面负责。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