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罗涟浩 胡 章)慈溪陆中湾两侧、宁海下洋涂、象山大目涂……在曾经荒废的滩涂上,一条条高标准堤坝正不断朝海洋延伸而去,这里很快将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发展腹地。水利部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在围滩涂12个,面积31万亩,总投资额68亿元。规模之大、投资之巨,均创下新纪录。
据2005年的调查,我市可围滩涂资源约130万亩。随着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崛起和城镇规模的扩大,滩涂围垦成为我市解决土地供需矛盾最主要的手段。为此我市重新修编了滩涂围垦总体规划,调整了补助政策,通过市场化操作手段,掀起了新一轮建设热潮。据统计,自2003年到去年,全市已完工围垦面积30.5万亩,占建国以来围垦总面积的30%,总量居全省首位。
滩涂围垦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各地作了积极探索。慈溪借大桥经济的东风,逐步探索出政府补助、社会融资、土地出让等多渠道筹资模式;宁海下洋涂围垦工程与国土部门签订委托造地协议,得到了大量建设资金;镇海区在围垦过程中,出让土地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大大减轻了政府的压力。
围涂缓解了建设用地紧张状况,扩大了沿海种养殖规模,还提高了沿海地区防台御潮能力。慈溪在建的徐家浦两侧围涂工程不光增加了7.5万亩土地储备,还提高了该市东中部地区御潮和泄洪能力;去年开工的陆中湾两侧围涂工程面积达5.85万亩,将使杭州湾新区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目前,慈溪市还有16.5万亩滩涂在围垦中。
在滩涂开发过程中,各地坚持生态环保优先的原则,通过设计、技术创新和适度分期开发等手段,来实现滩涂资源的繁衍再生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余姚采用了治江结合围垦的方法,象山港区域采用“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制,使围垦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慈溪在四灶浦西侧围垦工程中,新挖了宽达120米的护塘河,两岸建造70米到100米宽的沿海防护林,不仅解决了施工所需的土方,而且使昔日荒滩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