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可能保持高增长
阎庆民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1月份的新增贷款看,1.6万亿中票据融资约占40%,如果除掉票据融资的部分,1月份新增贷款最多只有1万亿。而从目前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角度来看,1月份新增贷款基本属于正常。此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信贷快速增长基本面正常。
全国人大代表、央行沈阳分行行长盛松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9年货币信贷高速增长是必然的。他透露,东北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都很好,能够支撑今年较快的信贷增长。
李稻葵也认为,未来月份能否保持1月份的水平,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今年整体的信贷增长速度会大幅度超过去年”是肯定的。原因是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需要信贷资产的配合。
不过,不少人还是认为这种“万亿级”的信贷增量或难以持续。此前不少市场人士预计,2月份就可能出现信贷增长的大幅下滑。不过,权威人士日前预计,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可能在3月份出现增速减缓迹象。但相比往年同期的水平,仍然属于“增长较快”。
信贷政策指导力度将加大
随着新增信贷规模的逐月扩大,监管机构对信贷投放的方向也愈加关注。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将是今年不变的政策基调。
在不久前结束的央行2009年货币信贷和金融市场工作会议上,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指出,今年,央行要加大信贷政策指导力度,支持促进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和经济结构调整。他要求各分支行要认真做好扩大内需项目和民生工程的金融支持工作,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协调配合,鼓励和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千方百计调配信贷资源,全力做好辖区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的各项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支持辖区中小企业发展,继续做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金融服务,进一步做好房地产金融工作,全面推进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试点工作。
银监会方面也一直将强调保持贷款结构合理性,表示要实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政策,强调将信贷投放的方向集中在中小企业、“三农”、消费信贷、灾区等。(本报两会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