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快评热论
雷锋精神,不是让人学成道德的奴才
稿源: 四川新闻网  | 2009-03-04 10:18:58

  今年3月5号到了,大家知道,这是一年一度的学雷锋的日子,自从几十年前毛泽东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后,每年都有类似的活动,今年也一样,最近各地学雷锋活动又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使我对某些人宣扬雷锋精神的良苦用心有所理解,但同时我也更加知道雷锋精神在当前时代的意义已经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不得不老鸦饶舌,警戒政府和人们继承雷锋遗志,弘扬雷锋精神要适当,千万不要把人学成道德的奴才!

  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社会价值的冲突

  自从上世纪60年代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来,不仅雷锋助人为乐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而且也诞生了一批比较先进的英雄人物。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过去一切集体化的国家大包大揽体制下的平均主义,一夜之间转变成为邓小平所倡导的一部分人首先富起来的贫富差距过大的生产生活环境,政府再也不反对多劳多得的经济报酬方式,而是鼓励和保护私人合法财富的无限制增加,甚至一段时间以来,给予一批首先富起来的“万元户”非常肯定的荣誉,有些还被评为劳动模范,这就意味着社会基本的价值观由单纯政治上跨越到经济上,评价一个人对社会贡献大小不是唯一的为群众和集体做了多少好人好事与无私奉献,而是你在国家合法的制度中创造了多少个人财富,个人所得越多就承认你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越多,于是,曾几时,雷锋精神被忙于经济改革和创业的社会所遗忘,但近年来,特别是江泽民,胡锦涛等第三代第四代国家领导人主政以来,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社会和谐友爱的良好风气,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真诚互助的关系,学雷锋,树新风的活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主持下在各行各业一直轰轰烈烈地展开,可是,由于党委政府的工作千头万绪,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运动工作方式,短时间暴风疾雨后便是长期无人问津的状况,于是有人喊出来了“雷锋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来走”的声音。

  其实,雷锋受到人们的冷落主要还是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社会价值的冲突的深层次原因上,原来雷锋精神大量存在和值得肯定的社会基础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公有化的体制大包大揽了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便产生了人们的惰性,决定了个人的一切劳动积极性只有靠外部的道德以及政治强制运动来推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国家鼓励个人学雷锋回报社会,多做贡献,成为理所当然。而今天私有化改革进程突飞猛进,国家和社会不应该再依赖个人做好人好事来调节社会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提供了个人勤劳科学致富的动力,也使个人和社会利益得到统一,只要他们在合法的范围里个人富裕就是另外一种对社会贡献的方式,国家完全能够以个人财富大小衡量其为社会创造财富大小。按照这样形势,做雷锋的理当是政府,就是帮助社会群众建立基本民生保障体制,不再需要大力提倡个人学习雷锋了,做生意的或者参加其他劳动的国民自己一心一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追求利润最大化,赚钱就够了,不能够一边承担着扶贫救困的任务,时刻考虑好人好事,一边又要做生意进行资本运作,如此自相矛盾的价值观和工作目的岂不引起社会国民的无所适从?混乱的评价个人劳动价值观岂不破坏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大家还怎么去安心工作劳动?

  计划经济时代的雷锋模范就是“道德的奴才”

  我们国家在改革设计师邓小平的领导下为何要殚心竭虑推行改革开放大业?显然计划经济的生产模式极大阻碍与压抑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并且清醒认识到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不一定就是社会主义,贫穷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用几十年的改革时间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创造了一个经济崛起的神话,这是有目共睹的,但近年来改革进入和国际接轨的关键时期,匪夷所思的是政府和人们却不知道了自己想干什么与怎么干?严重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残留在政府群众脑海中的观念误区使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其中雷锋精神的意义依然被某些津津乐道,这是非常不正常的。

  我觉得,过去我们印象中的雷锋只是一个“道德的奴才”,数不胜数的雷锋标兵辈出的年代,在政府的强势舆论和道德教育下,大多数人都变成公共利益的机器,个人应该得到尊重的尊严和利益被无限掠夺,不客气地讲,许多雷锋一样的先进人物牺牲自己的起码的生命和生存环境要求,拔高式的完美人生典范难以掩盖其剥削所有劳动者基本人权的残酷本质,使活生生的人变成一只只可以被高尚的理由无止境奴役的道德的狗,记得新华社曾经报道过一个女模范,她是一个50多岁的普通工人为了做好人好事,无私奉献,没吃没喝,最后劳累过度倒在地上,“英雄牺牲”,小时候当我看到记者拍摄的照片时我惊呆了:一个身患癌症,瘦的骨瘦如柴的女模范长期在生命的边缘与底线挣扎竟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去关心,而她悲惨的命运却被荣誉的光环所掩盖了,甚至一切被合理化,我不明白,社会推崇这位女劳模的先进事迹意欲何为!如果社会有三分之一这样的大公无私的模范岂不可怕!他们她们又与“现代奴才”有何区别?鲁迅先生说,道德必须人人可行人人有益才有存在的必要,提倡这样的道德榜样又与广大的老百姓有何好处?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必要的是得到生存与发展起码的条件---一个公平公正民主的社会体制,无论谁都没有物质方面温饱冻馁之忧,尤其是精神方面不能够受到道德的奴役,如封建社会讲究三纲五常等礼教禁锢了人们的心灵自由就具有代表性,如果不解放思想,减小道德教化的作用,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那么难免现代社会也会形成可怜可悲的道德奴才!只不过如此的奴才改装成大公无私的“英雄”而已,至今那个女模范的照片依然成为我对于雷锋标兵挥之不去的梦魇记忆。这并非有意和主流舆论唱反调!

  新时代如何正确摆正雷锋精神的定位?

  “假大空”雷锋专业户的大量产生是对真正雷锋精神的亵渎与误解,那些在某些社会舆论和道德盲目宣扬鼓噪下被激发起来的高尚情节貌似豪气冲天,却无视个人的合法权益和七情六欲,不把劳模们当一个活生生的凡身肉胎看待,而把不正常的掠夺说成正大光明的无私奉献,事实上,几十年来,学雷锋活动每年都有人搞,某种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和一部分人们的困境,但小恩小惠无法从根本上真正改变社会大环境下老百姓的生存窘境。甚至中国人的整体文明素质也没丝毫提高,反而在逐年下降,不错,好人好事是要讲,可是如果社会大环境不让好人得到好报坏人得到惩罚,有多少人甘愿做雷锋这样的傻大兵,何况新形势下更加需要提倡与树立一种适应市场经济的大价值观,雷锋精神应该也必将逐渐走向被冷落的次要地步!

  中国人越是什么东西说得非常好听和至高无上就越要小心分析,雷锋精神也是一样,虽然它接受的利益对象是广义的人民大众,但它分担的却大多数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而且这种以牺牲个人的利益换取别人利益的做法,是一对一的做法,不是在民族存亡,你死我活的革命战场,从模范碗里夹一块肉给予他人未必不可,可实在值不得过多提倡,模范的劳动成功赋予模范的劳动成果,凭什么它要无休止去补贴救济他人?甚至危及自己的利益时也甘愿牺牲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生命,倘若仅仅是这样的利益简单转移倒也罢了,问题是雷锋精神的过多提倡必然破坏了多劳多得的社会公平以及引起市场经济社会价值观的混乱,当然,群众有困难,大家作为社会一分子应当援之以手,有能力的适当回报社会责无旁贷,不过我以为大头还是由政府组织协调慈善福利保障事业的好,好人歌手丛飞个人捐款300万给予社会失学儿童就是一个大数目了,可是就是社会再多成千上万个丛飞这样的好人对于14亿人口的大国杯水车薪又有什么决定意义?恐怕300万在某些贪官污吏里不够和文化妓女睡一夜的花费!为此雷锋同志是那个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该下岗了,做做业余协管员吧,我们还是相信社会保障制度上岗比雷锋大叔更加能够照顾到所有国民的生活工作困境!

  有意识的学雷锋应变成社会无意识的好人好事

  再借用一位网友熊掌天下的文章来说明我的观点:春秋时代,战争频繁,人口稀少,人口是国有资产,每个诸侯国都不愿意人口流失的。鲁国定有一种法律,凡是你在其他国家看见鲁国人被抓去做奴隶的,你用钱赎回来,然后你可以向官府领取补偿的赎金甚至是赏金的。但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次赎了奴隶回来,却不肯接受官府的补偿和赏金。于是得到很多人的夸张,说他品质高尚学雷锋,好样的。

  孔子知道了,把他叫过来,说傻比,你以为你干的是好事吧,你这么做是把好事做成坏事(孔子当然不会对弟子说这么粗口,这话是我替他骂的,大意如此)。

  孔子的理由是什么呢,因为子贡做好事不计报酬,把做好事的标准提高了,以后再有人去赎回奴隶回来领赏金的,跟子贡一比就很不雷锋很不高尚,很可能被人鄙视。更多人没有子贡那么有钱,不可能无偿甚至掏自己的腰包为国家做好事,导致的结果可能是以后看到自己国家的奴隶在外边,也没人去赎回来了。

  所以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事不计报酬,像雷锋一样成天把自己掏空奉献给社会,孔子是反对的。因为不计报酬做好事的是一种空中楼阁的道德标准,虚假的道德标准,是普通人玩不起的游戏,提倡学习,提倡普及,只能导致这个社会的道德感被架空,使人做面子工程,使人虚伪。付出总有回报,这是真理。雷锋的行为作为个人值得尊敬,但不值得让人人去学习,模仿和普及。比如光是提倡做好事不留名,就可能耽误很多人做好事的热情。

  还有一个故事:子路看见一个人,跌在水里,把他救了上来。那个人就送一只牛来答谢子路,子路就接受了。孔子知道了,很欣慰的说: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自动到深水大河中去救人了。

  --从实际社会效果上看,当时孔子所提倡的道德观确实是恰当的,与后来人们把儒家道德无限上纲上线和理想化,使包括几十年前的雷锋精神等道德有意识普及,至而变质,走向反人类以及扼杀人性的反面是迥然不同的。实际上,那种在旧计划体制时代的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曾经让我们感动万分,但过分提倡以至于不关注以及无视牺牲者的个人劳动甚至生命价值,一味为其大公无私行为叫好就不好了,那样不仅不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气,只会破坏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让真正好人好事者止步。

  此外,社会过分渲染个人做好人好事的必要性,则会导致一部分弱势群体将人们的乐善好施视为大家的义务,社会索捐等闹剧屡见不鲜,比如就有西部贫穷地区的一些人依靠国家救济无穷混日子,更加值得担忧的是一旦政府和社会大力通过舆论或权力提倡甚至强迫人们学雷锋做好人好事,必然使功利目的进入到一种“大公无私”的境界中,鱼龙混杂,真假难辨,欺世盗名者络绎不绝,打着学雷锋旗号损人利己的也比比皆是,--这些正需要我们今人与时俱进及时纠正和阻止此类存在严重问题的社会行为,而要把有意识的学雷锋转变成社会无意识的自觉的好人好事活动可能最终还归咎于一种社会根本政治制度向芸芸众生所播撒的公平公正和博爱自由平等的人文理念,因为一个对社会不感恩不爱戴的人岂能够有持久的对身边陌生人的发自内心的真诚无私的爱护以及帮助?

  最后还是我那句话,雷锋精神,不要把人学成道德的奴才!(鲁国平)

【编辑: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