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三江口时评  >  快评热论
“大学生就业难只因精英观念”?站着说话不腰疼!
稿源: 中国宁波网  | 2009-03-04 11:05:27

  于立生

  “有个大学生杀猪,就炒作开了。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杀猪了?今天卖猪肉,明天一个好的食品公司就诞生了。我不是让大学生都去当杀猪的,但是,我觉得大学生去基层创业、开拓,锻炼成长,说不定成为各级领导人,完全可能。”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访谈中如是言。(3月3日《新京报》)

  市场经济时代,有人就业难甚至失业本也稀松平常,尤其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势下。在政府,当积极促进就业,尤其加强社会保障;在公民,当灵活就业,积极谋生;而在高校呢?……高校本即是社会人才“蓄水池”,同时更有着社会服务之功能!

  而今纪校长却是说:“大学生就业难只因精英观念”!这倒不禁叫人要问了——其一,固然随着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的连年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型一转而为大众化已是明摆之事实,但是大学的教育调整是否跟进了呢?是定位明晰,人才培养方向正确,着眼于社会和市场之需求,还是说是模糊、迷乱,如当年清华故校长梅贻琦先生所说的“或失之理论过多,不切实际,或失诸凭空虚构,不近人情,或失诸西洋之资料太多,不适国情民性;学子一旦毕业而参加事业,往往发见学用不相呼应”,以致培养出来的“人才”,论理论理论不过硬,论实践实践又不行,“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脱离于社会和市场之需求了呢?这恐怕也大有可计较处呢?不然为何屡有大学生毕业出来再回炉中专“深造”的“新闻”呢?而今说是大学生大可去杀猪,要是这猪杀的没有寻常杀猪的“技术”上过硬,恐怕这饭碗亦难端稳当呢!

  其二:术业有专攻,社会有分工,这也是常识!正如美国思想家安·兰德在《客观伦理学》中所说:“从社会存在中可获得两项伟大的价值:知识和交易。只有人能将自己的知识宝库代代相传;人类可用的潜在知识比任何个人一生中能够获得的知识都要多;每个人都能从其他人发现的知识中获益匪浅。社会存在的第二项好处是劳动分工:它使人们能够把精力奉献给特定领域的工作,并以此交换其他专业人员的工作成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标榜了那么多年,而今却说是大学生大可去杀猪(大学又开杀猪专业了吗?),这是不是在否认社会分工呢?这到底是在尊重知识,还是在贬抑知识呢?

  其三:报载一个西部农村家庭35年的纯收入才能培养一个大学生;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学收费,论实际支付能力早比世界最高的日本还高3倍。“精英式”的收费,而今却说着教育是普及型、大众化的,毕业生大可去杀猪,这话说的底气还足吗?这一代的大学生,成了不仅被绑架,而更被遗弃的一代大学生?

  其四,如前所述,一个西部农村家庭35年纯收入才能够培养一个大学生,大学高学费严重影响民生,成为压在老百姓头上“新三座大山”之一。老百姓勒紧裤腰带培养子女,也是要做成本收益考量的。早知如此——要去杀猪,何必当初——赔上时间和金钱?要是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就去杀猪,——这猪照样杀得,不花钱反攒钱,没准房也修了婚也结了孩子都生了。都说大学当是“社会的守望者”,知识分子当是“社会的良心”,在民众如此血本无归或者大亏的情况下,如此论调,能拍着胸脯说对得起良心吗?

  其五:一遇就业难,就拿扩招来“缓兵”,“苟延残喘”,终致“积重难返”。而今的大学生就业难,是否关涉矛盾掩盖、延缓后的大爆发呢?错误的扩招教育决策,是不是给火上浇了一把油了呢?而且,大举扩招随之带来的教育资源被稀释,教育质量下滑,和当今的大学生就业困境又有无关系呢?

  ……

  一句“大学生就业难只因精英观念”,似乎就业难无关客观因素,只是主观的学生观念问题;若凡事都决定于人的主观因素,如此思维和当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又有何区别?不是返躬自省,而是把责任推诸学生!“大学生为什么就不能杀猪了?今天卖猪肉,明天一个好的食品公司就诞生了。”这样的话也许谁都能说,也就还大学不能说;无他,利害相关,庶几近于“谁都做不了自己的法官”的天然正义原则使然也!

  忍得跨下之辱,韩信终成淮阴侯;但并非忍得跨下之辱者都能成韩信!而今纪校长说“去基层创业、开拓,锻炼成长,说不定成为各级领导人,完全可能。”——“望梅止渴”之“梅”、“画饼充饥”之“饼”,是多诱人啊!但也只是“可能”而已,无从验证,近于废话。其实,这与日前有广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广东副主委温洋建议大学生毕业不妨当“走鬼”——拿“李嘉诚靠卖塑料花、霍英东靠开杂货店、美国的戴尔靠送报纸起家。”来标榜是如出一辙,都是只见“一将功成”,不见“万骨之枯”。——是不是也太过“精英”了点,与普罗大众太过隔膜了点,拿一句俗话来说,就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编辑: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