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天是鄞州区金丰葡萄专业合作社等5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招聘报名的最后一天了。一大早,毕业于宁波工程学院的吴显德就赶去报名了。
让他动心的是,一旦落户鄞州区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每月可获得不低于1600元的工资,还可以享受其他配套的扶持政策。“鄞州农业太需要新鲜血液了。”鄞州区农林局产业指导科负责人道出了个中缘由。
事实上,鄞州区早在2007年就出台了针对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新型农民,除每人每年享受1.6万或2万元补助外,还可享受城镇居民养老、医疗等5项保险,并在农业小额贷款担保、农业保险、土地流转等方面享受便利。
首批新型农民果然大不一样,他们信息灵,爱动脑,手里还有“绝活”——采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不仅自身取得了良好的效益,还带动了周边农民致富。当年,水产养殖大户陈亨亮等8位“乡土人才”成为首批与鄞州区政府签约的新型农民。
今年年初,鄞州区适时放宽了新型农民学历的准入门槛。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聘用的专职技术人员也列入了评定范围,以鼓励更多的大学生跳入农门。
“鄞州区打造的新型农民,并不完全着眼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是意在通过农业现代化,实现全体农民的现代化转型。”鄞州区农林局副局长黄志康说。而在宁波市人才开发服务中心主任钱义林看来,在当前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情况下,广阔的农村也能让大学生们去开拓,“鄞州区鼓励大学生农村创(就)业的配套政策,无疑是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双赢之举。” (记者 黄剑跃)
相关新闻
回家种田也是创业
女大学生回乡当起了土地CEO
这几天,杨娇阳一直在和农技专家商量早稻的品种。
去年6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杨娇阳,辞掉宁波一家企业的会计工作,回乡承包千亩农田当起了土地CEO。
杨娇阳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对土地自然有着一份浓厚的感情。“老家那边有许多抛荒田,我为何不承包下来种植粮食呢?”说干就干。去年6月,她毅然辞职回到天台老家承包了600亩土地种植水稻,成了名副其实的种粮大户,“现在大学生就业也困难,回家种田其实也是种创业。”
有了600亩土地之后,杨娇阳成立了一个合作社,当起了土地CEO。但这个CEO压力很大,杨娇阳几乎天天为钱、为机械忙碌。她说,到现在为止,种种开支加起来超过了50万元,“因为我的户口还在宁波,因此合作社无法在天台当地贷款,投入的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还有些生产资料都是先用着以后再给钱。”
由于起步晚,加之收割时天气不好,去年半年下来,杨娇阳将近亏了20万元,“这没关系,起步时投入多,头年肯定要亏点,但今年可能就会有盈利了。”
今年春节刚过,杨娇阳又承包了400亩农田。“去年稻谷收割后,我在500亩土地上种植了小麦,现在已经呈现出一片嫩绿色。”
“我是有个远景规划的,就是要搞一个生态农庄,现正在一步步地摸索。”说起目标,杨娇阳对种田前景充满信心,“在外面给别人打工,还不如自己做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