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报告8处提“信心”
石小磊 刘璞
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昨日上午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约两个小时内,温家宝八次使用“信心”一词,凸显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信心”。
“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在部署2009年工作部分甫一开篇,温家宝就如是强调。接着温家宝又用八个“来自”阐释了“信心和力量”的源泉。此后,“信心”一词又在报告中多次出现:在谈到去年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时,温家宝指出,这些措施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提到房地产时,温家宝说,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在说到政府履行职能时,温家宝连用三个“信心”——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增强社会消费的信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
最后,温家宝以“坚定必胜信心”结束全文,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信心究竟来自哪里?本报特派记者昨日联合搜狐网、和讯网和CCTV12《大家看法》“我建议”两会特别节目就报告中的民生话题约请专家第一时间进行解读。
关键词1 经济目标
GDP8%的增长目标任务不轻
解读嘉宾: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报告: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解读:我们的报告都是比较稳妥的。今年物价控制在4%以内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现在问题的关键是8%能不能够实现,以及这个8%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这是最重要的。从极端意义上说,实现8%是没有问题的,采取非常极端的措施就可以,比如说通过大规模的货币投放来带动经济发展,这可以实现。但是未来当这个增长实现8%,就意味着明年、后年会有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就得不偿失了。2009年我们国家经济增长的目标定为8%。在目前的条件下,任务是不轻的。
温总理在报告里说,2009年我们整个宏观经济的政策,包括所有的分配政策,都应该放在如何激发内部需求上,特别是消费需求上。投资需求容易激发,但消费需求激发是很难的。这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型。刺激消费需求,那才是对地方政府的真正考验。
关键词2 房地产
二套房表述是对原有政策的批评
解读嘉宾:罗准 资深房地产专家
报告: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第二套普通自住房购买者,比照执行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优惠政策;对住房转让环节营业税,按不同年限实行有区别的税收减免政策;促进普通商品住房消费和供给,加大对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建设的信贷支持。
解读:关于房地产这段,开篇即表明了政府的立场:“今年政府将采取积极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政府不可能坐视房地产出现较大波动,不论是房价过高导致百姓购房困难还是房企大面积出现危机引起连带社会问题都是不允许的。
报告里对二套房的表述,全是针对降低购房负担,刺激消费而言的,也再次强调了落实对于购买二套普通自住房比照一套住房执行信贷政策的重要性。表面上是对131文件关于消费刺激的重申,实际上是对这一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的批评和要求。
总体来看,报告中的房地产论述似乎没有新意,但是在房地产没有进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这一背景下,在住建部表明近期没有关于房地产进一步支持的计划的时候,这一关于2009年强调落实房地产稳定发展的讲话就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了。
关键词3 医改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引入市场机制
解读嘉宾:于明德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
报告:从今年开始要重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鼓励各地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定价机制,建立由有关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
解读:总理报告提到的“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的定价机制,建立由有关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意味着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引入市场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前段话体现市场机制原则,后段话体现外部监督机制。在医疗服务定价方面,将主要由医院、医保机构、生产供应商这三大“利益相关方”参与博弈。医保机构是代表患者利益与医院议价。医院有权利拒绝A医保机构而选择B医保机构。引入市场机制,让三大利益方博弈,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最终得益的将是患者。
关键词4 就业
农民工失业问题也应高度重视
解读嘉宾:张鸣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著名时事评论员
报告: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吸纳就业中的作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中央财政拟投入420亿元资金。
解读:可以看得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是重点。但是目前的政策是应急的补救,这些政策的出台肯定会对这一两年内的就业起到促进作用,是肯定有效的。但是从长远来说,是治标不治本。比如,大学生就业难这部分,不是短期的问题,而是长期的。
现在提出要让中小企业扩大招聘规模,吸收大学生就业,但是对国有企业没有单独提出在解决就业方面的要求。这是为什么?因为目前我国的国企虽然能够吸纳一部分大学生就业,但是很难,因为这些大型国企早就人满为患了,大家都想往里面进,所以国有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现在城镇就业这一块其实压力不是很大,早些年下岗的那一大批人到现在已经消化了相当部分,而且这些人失业后有社会保障,基本的生活问题是能够解决的。问题最大的是农民工,他们失业后,连社会低保都没有,基本生活就没法保障了。
关键词5 教育
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要加强
解读嘉宾:储朝晖 中央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一是落实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要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今年先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做起。三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四是推进素质教育。
解读:去年前年我们已经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经费的补助。现在又提出逐步实现免费。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块,本来他的投入应该比普通的中学教育更高。但是我们算经费总账的时候,我们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低于中学教育。
现在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有人说,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是不是太多了?我认为就业的问题是长期的问题,哪一年都存在。事实上现在企业的需求和学生自己的能力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偏差。这种情况下,高校招生就要有所调整,我们学校办学的方向要变,我们评价的机制要变,不能光给学生提供一张好像是通用的文凭,而是要依据各个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他提供他能够找到一个岗位的工作技能。
本报特派记者 石小磊 刘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