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范洪 石承承 实习生 单丹丹)63岁的何云娥有一本鄞州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折,每月存折里都会打进一笔钱,数目不大,只有350元。但在何云娥心里,这350元比她每月1600元的工资还要珍贵,因为这是“姐姐”、“姐夫”替她买的养老保险。
前天,记者走进江东明南社区这个特殊的家庭:“姐姐”胡女士和“姐夫”俞先生是家里的主人,今年都已70多岁了。何云娥是这家的保姆。
2005年1月,胡女士不幸中风,老伴俞先生又患帕金森综合征,随时需要有人陪在身边。老家在鄞州瞻岐的何云娥来到这个家做起了保姆,承担买菜、煮饭、洗衣、打扫卫生等家务活。
胡女士中风后,半边身子不能动弹,要经常按摩以防肌肉萎缩,要按时到医院检查,要不时到楼下散步,放松身心……经过何云娥4年精心照料,胡女士现在已经能拄着拐杖走路了,曾经没有知觉的手也能提起来,身体也没有因为长期卧床而萎缩。
在胡女士看来,如果不是何云娥操持这个家,她和老伴就不得不被“拆散”,分别住到女儿和儿子家里,让孩子们照顾,“多亏阿娥,我们这个小家才能完整。”
何云娥在胡女士家一干就是4年,平时连过年都没有回家,只有在自己母亲生病去世那段时间,她才回家住过一个月,“我走了,姐姐、姐夫怎么办?”就算托付给胡女士的儿女或亲戚,何云娥心里都放心不下。
过去4年,何云娥的生活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来胡女士家做保姆前,何云娥不识字。现在,她通过学习,会写自己的名字,能阅读报纸,能独自去银行办事……
胡女士一家对何云娥也非常不错:工资从最初每月1000元涨到现在每月1600元;胡女士儿女、亲戚每逢过年还要给何云娥红包……
2007年,何云娥原先所在村通知,到一定年纪的村民可以办理农村养老保险,但要一次性缴清16000元。胡女士一家主动替何云娥缴了这笔钱。如今,“雇主帮保姆买保险”的故事已经在村里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