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未来老龄化速度将加快,2007年,宁波总体上还处于“人口红利期”,每10个人中还只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但是,到了2020年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这是记者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宁波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需求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中了解到的信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未来我们将如何应对?让老人们都能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呢?有关专家指出,宁波的基本养老模式应是:“居家养老+社区(村)服务”为主,机构养老为辅。
■现状
现状之一>>>
10年后每5人中就有一位老人
市人口和计生委有关专家提供的数据和测算表明,近年来,我市老年人口绝对量继续增长,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007年的60.56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68.52万人,2020年将达到121.64万人,2030年将达到187.05万人。与此同时,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将进一步上升,预期2010年、2020年、2030年65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11.78%、19.54%、28.80%。即在2020年宁波5个人中有一位是老人。而到了2030年,人口的老龄比重更加大,老年人口几乎要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有关专家指出,我市老年人口的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所以,安全度过人口老龄化高峰,在社会经济发展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口的基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建立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允许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宁波改革社会养老制度的当务之急,是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
现状之二>>>
我市已经启动居家养老工作
而据记者了解,我市从2004年上半年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并将其作为社区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中之重。经过四年的探索的实践,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据市民政局提供资料,到2007年年底,宁波市居家养老服务已覆盖12万多名城乡老人,其中6000多名重点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障。宁波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得到了老年人及其家人的肯定和认可,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居家养老”模式已经在宁波全市大力推广,居家养老也是宁波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愿望,本次研究调查发现,有超过六成的老年仍然表示会选择家庭养老,理由是在家里感到“熟悉”和“自由舒服”,有更多的机会与子女在一起,而且经济上也比较划算。
现状之三>>>
国办养老机构入住率96%
目前,我市在老年人相对集中的社区(村)建立了一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绝大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拥有电视机、洗衣机、空调、棋牌、健身器械、食堂等设施,配有3名至5名专职服务人员,向老年人提供日托、就餐、洗衣、保健、休闲、娱乐等各种服务,同时对行动不便和有特殊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市民政局有关数据表明,截至2007年年底,宁波全市实质性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达到370个左右,占社区总数的83%左右,其中,海曙、江东、江北、镇海社区实现了全覆盖。眼下,我市共有养老机构176所,几乎每个乡镇街道有至少一所养老机构。
这些养老机构共有23523张床位。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2007年年底,全市国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达96%,而149家社会办养老机构入住率只有65.9%。调查发现,农村部分养老机构入住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机构养老观念还存在障碍,把机构养老等同于“孤老”,认为“没面子”;二是相对于农民收入而言,养老机构的收费相对偏高。
■问题
问题之一>>>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不广
本次有关专家的调查表明,在宁波,有40.4%的老年人根本没听说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于居家养老的服务项目或服务内容,只有16.4%的老年人“基本知道”,还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完全不知道。因此,其实际结果是,只有33.6%的老年人曾经接受过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服务,有66.4%的老年人根本没有接受过服务。
问题之二>>>
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尚不多
由于居家养老服务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宁波开展的居家养老服务,能实际提供的服务内容和项目主要以物质生活服务为主,比较低层次,未能较好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由此所提供的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老人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错位。调查发现,宁波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最没有满足的服务项目主要是医疗保障服务,有55.8%的老年人最需要医疗保健服务,而实际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基本上不能提供此项服务。
问题之三>>>
居家养老服务组织体系有待改善
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机制是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民间组织运作,县(市)区、街道、社区三级组织架构,分工负责居家养老服务的各项工作。但实际工作中,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由哪个部门主管或哪些部门参与?由哪个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的人员和资金如何安排?各主管或参与部门的工作职权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明确,直接束缚和困扰着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发展。
问题之四>>>
居家养老服务资金政府来源较少
按照近三年宁皮市本级和县市区共投入4000余万元,即平均每年投入居家养老服务约1500万元、共84万老年(指60岁以上人口)计算,每人每年得到的财政补助还不到20元。资金来源不足既影响服务中心的发展,更是使老年人必要的养老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
问题之五>>>
机构养老也存在许多问题
与居家养老一样,机构养老也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从业人员收入低,吸引人才困难。调查发现,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不利因素有从业人员工资收入太低、工作压力大、公众看不起养老工作、工作环境差、工作不稳定等等。这些人员的收入最低差不多800元,而最高的一个月也没有超过2000元。这样的水平相对宁波来说是很低的。其次是养老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有待改进。虽然各级政府对当地的养老机构建设的很多方面都提供了支持和优惠,但养老机构认为政府对养老机构开办的财政补助政策、税收减免政策执行较好,而政府“加大财政养老服务事业的投入”这一条政策执行得并不好,普遍认为政府的投入力度不够。最后就是养老机构的发展受硬件设施制约。课题研究组人员的调查及宁波民政局有关人士都认为,在宁波有的街道、社区特别是老的小区,老年人数量相对较多,而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原先未列入建设规划,因此缺乏足够的场地、办公用房来开办养老机构或开展养老服务。
■应对办法
应对办法之一>>>
尽快出台相关法规
面对十分严峻的老龄化态势,我市应该未雨绸缪,把老龄化问题作为政府关注民生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此,有关专家建议:率先制定地方性养老保障法规,建议宁波尽快制定《宁波市老年人养老保障条例》,从老年人的政治、物质、精神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地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充分把握城乡养老工作重点差异。如果以“五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来衡量,在宁波城区已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未来的工作重点应该是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而在农村,养老工作近期重点应该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大力增设、扶助养老机构发展。
应对办法之二>>>
大力扶持养老机构
近年来,宁波养老机构的床位数量虽有不少增加,但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特别是城市),机构养老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宁波要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包括加大项目优先审批、优先安排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用地、减免有关税费等等。另外还有诸如努力培育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特别关爱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年轻型人口、努力扩大养老服务的义工队伍、构建养老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尽快实施健康老龄化行动计划等等。
应对办法之三>>>
未来养老机构应主要设在城镇
有关专家认为,虽然说养老机构设置应该城乡兼顾,但未来宁波养老机构主要应建设在城镇内,一是因为宁波城市化进程迅速,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二是因为城市老年人口观念开放,比乡村人口更容易接受机构养老方式;三是城市老年人口收入较高,比乡村人口更有能力承担在机构养老的费用。有关调查也显示,城市养老机构的入住率明显高于农村养老机构入住率,入住率90%以下的养老机构全部位于农村(乡镇)。而养老机构应该向老年人提供更完善、更人性化、更合乎老年经济条件的服务。同时努力降低成本,尽可能降低收费或保持收费低增长。
应对办法之四>>>
养老机构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居家养老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比我国提早百年进入老龄社会的欧洲,老人养老就是靠国家。为了缩减庞大的养老经费,欧洲各国改变由国家直接提供养老床位,转向发钱让老人自己买服务,提倡老人最大限度地采用居家养老方式。
据测算,我市每张养老床位政府至少每年贴补3500元;而居家养老政府用于购买服务的费用全年不超过2000元。居家养老这种低成本、广覆盖的养老模式适合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居家养老必须有社区(村)服务相配套。服务内容由物质服务向精神等层面拓展,提供文化娱乐与体育活动,特别注意医疗保健服务。
居家养老虽然最为经济,但据测算,目前有23.25万老人愿意上机构养老。以20%的入住率计,将有4.65万人选择机构养老。这需要现有的养老床位数量翻一番才能满足。所以说,养老机构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