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花了1900元买回的却是变质药,经过一番艰难维权,76岁的王阿姨终于获得赔偿。昨天,家住镇海蛟川社区的王阿姨打来电话,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训提醒大家,跨地购药还得多长个心眼。
王阿姨是《浙江老年报》的忠实读者。去年7月,她看到上海一家公司刊登在该报上的保健品广告,就心动了。于是,王阿姨试着拨打了该公司的服务电话。电话中,对方告诉她,他们的产品可以缓解失眠、润肠通便、补血益气等。很快,王阿姨先后两次邮购了几种产品,其中包括蜂胶、松果体素片、润通丸等,共花了1900元钱。
王阿姨每个月吃一瓶蜂胶,前几瓶都是好的。可是,今年2月初,当她打开一瓶蜂胶时,闻到封口处有一股难闻的气味。“莫非变质了?”王阿姨顿时警觉了。她立刻开了几瓶蜂胶,发现都同样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且瓶中的胶囊已结成块状,其中有一瓶还流出褐色液体。
不久后,王阿姨隐隐感觉到服用该产品后会头痛,且每天得跑五六趟厕所。她连忙拨通上海这家公司的服务热线询问,并要求退换产品。可对方却告诉她,蜂胶可以退,得自己付快递费,但另外两种产品不能退换。
面对这样的答复,王阿姨气愤不已,她更加怀疑该公司的产品质量有问题,于是向镇海区工商分局投诉。工作人员称,由于是异地邮购,双方可先根据购买协议中“产品质量责任”一款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再向产品所在地消协部门进行投诉。由于年势已高,王阿姨要到上海去维权也不太现实。无奈之下,她将情况反映给镇海当地的媒体。对方听说媒体记者已介入调查,立刻表示若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可以退换。几天后,该公司查明情况后,派了一名副总和一名工作人员赶到宁波登门向王阿姨道歉,并赔偿了王阿姨650元钱。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跨地购药的纠纷很多。本报3月4日也曾报道了《网上叫卖能彻底治愈失眠的纯中药,其实是放了安眠药的假药》一文,消费者也是通过网络购买了跨地药品,结果维权困难。对此,工商部门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药品广告,凡广告内容含有绝对化断言、保证,使用当事人、专家形象做宣传,或暗示、夸大其功效的,消费者购买时要谨慎。同时,消费者若对药品本身的质量及安全性没有把握时,最好在使用前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查询、核实其批准文号及生产单位的相关信息。(记者 王健 通讯员 陈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