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镇海
越王勾践大谋士文种老家在镇海?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3-10 08:05:48

(李根员 罗涟浩 摄)

  本报讯(罗涟浩 张 寒 洪余庆)日前,镇海九龙湖镇汶溪村发现《浚河碑记》和西方寺四根石刻立柱等文物,这是继2005年在当地发现刻着“文种故里”的石桥后,再次发现佐证镇海为越王勾践大谋士文种故里的文物。

  立于嘉庆十六年(1811年)腊月的《浚河碑记》高1.7米,宽80.5公分,厚15.5公分,额镌篆体“浚河碑记”四字。碑记正文约450字,内容为疏浚汶溪河(镇海中大河上游)的全过程。碑文开首提到:“慈邑之东众山之水汇焉,其水清泻成文,故名为文溪,或曰:春秋时文大夫种故里。”

  镇海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在净圆禅寺调查中,发现大雄宝殿四根巨大方形立柱,正面镌刻虞(世南)体字样,其中两根立柱题联,与文种大夫故里有关:“地以人传,想当初,文公(注:指文种)偶隐清溪,能使辉增东土;寺因宅改,到今日,净老重兴名刹,顿教乐慕西方”。

  据初步考证,该石柱原在汶溪西方寺,后因寺庙拆除,由当地人搬到净圆寺,用于大殿建设。西方寺原名溪隐庵,由僧人如良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建,清光绪七年(1881年)僧人净果重修并改名。据光绪《慈溪县志·溪隐庵》载:“庵内祀文种大夫,因原是文种故里”;该县志另一条目:“县东十五里(注:汶溪原属慈溪县,1958年划归镇海县),有溪隐庵内供奉文种大夫木主,或曰:即其故居也。”这些方志的记载也为确定文种故里所在地提供了重要参考。

  根据史料记载,文种,字会、少禽,一作子禽,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范蠡一起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功劳。灭吴后,自觉功高,不听从范蠡劝告,继续留下为臣,却为勾践所不容,最终受赐剑自刎而死。文种为春秋末期楚之郢(今湖北江陵附近)人,后定居越国。

【编辑:沈媛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