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焦点报道
中国新闻周刊总编:启动农村市场是经济振兴之本
稿源: 中国新闻周刊  | 2009-03-11 08:15:29

《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秦朗

  “如果能够让农民富裕起来,能够提高他们的购买力,将农村的市场培育起来,我个人觉得至少可以支撑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的发展。”《中国新闻周刊》总编辑秦朗表示如何启动农村市场来刺激经济增长是他最为关注的热点。

  最大的内需是农民的内需

  问:今年两会期间您个人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秦朗:我个人最为关注的还是经济如何振兴,中国经济的振兴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刺激内需。以投资和外贸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已经发挥到极致了。目前的共识是内需已经成为拉动中国今后10年20年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

  什么是最根本的刺激内需的办法呢?我认为还是要解决农民问题。其实最大的内需是农民的内需。我国有7亿2千万农民,几乎占到总人口的54%,这 7亿2千万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非常低,生活必需品和日用工业品的保有量也非常低。如果他们能够富裕起来,能够具有一定的购买力,仅仅是对家电类和服装类产品的需求就足够中国东部的制造业开工忙上很多年。

  7亿2千万中国农民,人口几乎和整个欧洲的人口一样多。最大的问题就是欧洲人具有购买力,而我们的农民没有足够的购买力。我国东部地区彩电、洗衣机和冰箱的保有量差不多已经饱和了,面临的是更新换代的问题。而西部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生活必需品的保有量非常低,我记得2007年的统计数据:2.3亿户农村家庭中,电脑保有量只有3%多一点;洗衣机的保有量达45.9%,算是高的,但是还有一半农民没有;电冰箱的保有量是26.1%。但是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中国的农民懒惰,我们中国的农民不聪明,实际上由于建国以来几十年的城乡分治造成的。中央政府和城市从农村剥夺了难以数计的巨量财富,使得农民贫穷,使得农民没有购买力。

  如果能够让农民富裕起来,能够提高他们的购买力,将农村的市场培育起来,我个人觉得至少可以支撑中国经济下一个30年的发展。

  最缺的是振兴农村的计划

  目前中央政府的4万亿投入,包括最近出台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但这些主要还是偏向于东部发达地区,比如钢铁、汽车、石化、纺织、轻工等。尤其是纺织、轻工,等我们振兴起来,没有市场购买力的支撑,最终不过形成一些过剩的产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其实最缺的是一个振兴农村的计划。

  问:您刚才提到启动农村市场,最近启动的家电下乡您怎么看?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秦朗:在农民没有钱的情况下,降一点价,它会起到一些作用,但是不能起到根本的作用。中国农村的财富,与城市相比大概有70%的差距,70% 左右的差距,怎么能是一台电视、一台冰箱百分之十几的差价优惠能解决呢?建国以来,国家从农村剥夺的太多了,现在国家应该有能力反哺农村,在农村投巨资,兴建大量的公共设施,修路、通电、通迅、兴办教育。这些不仅能够给农村带来就业,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购买力,最根本的是能够改变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整体的落后状态。试想一下,当一个和欧洲总人口一样的国内新兴市场起来以后,中国的经济会是什么样子。

  农民应当享有同等的权利、机会和生命的尊严

  问:我们看到3月9日《中国新闻周刊》已经出了一期封面故事,关注的是“成都试验”。

  秦朗:《中国新闻周刊》3月9日这一期的封面故事是“试图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成都实验”。我们观察、梳理了成都市在过去五年进行的“城乡一体化”的努力。向我们的读者——中国新生的中产阶层和高端政商人士呈现了我们的观察和思考。

  我们觉得农村问题首先是一个最大的政治问题。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年。十年、二十年后,我们理应让占中国人口总数一半以上的7亿多农民父兄姐妹们过上基本富足、自由和快乐的生活。我想,这应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理性的所在。

  第二,农村问题还是一个最大的社会问题。有统计数据表明,因为城乡差异,中国大城市的居民人均寿命比农村要高12年。如果同在一面五星红旗下面生活的共和国公民,仅仅因为生为农民,就不能在教育、就业、收入、医疗、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和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机会和生命的尊严,和谐社会的建设就是一句空话,不可能达成。

  最后,农村问题还是一个现实的经济问题。只有让中国7亿2千多万农民富裕起来,提高他们的购买力,将农村市场培育起来,中国经济才能解决阻碍其发展的根本障碍,获得真正的振兴,获得真正长久、持续、高速的发展。(春风)

  “两会总编观察”是新浪网推出的2009年两会特别栏目,邀请全国知名媒体社长、总编、主编以自己独到的见解解读2009年全国两会。除《中国新闻周刊》总编秦朗外,还有《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何力、《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刘坚等通过“两会总编观察”表达了了对两会热点的关注。

【编辑:胡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