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CPI同比下降1。6%,为02年12月以来首降,并为自99年6月以来的最大跌幅。同时PPI同比下降4。5%,为连续第3个月下降,并为自99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
据这一数据,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其实,笔者认为,不管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这些经济学家忽视了一个最为基本的前期,或者说,他们只是理论范畴的一种讨论,而作为对实践具有非常指导意义的经济学,不能脱离实践是应该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所以,笔者判断,今日的“通胀”还是“通缩”之争,如果脱离实践,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之争,毫无意义。
首先,要明确的是经济是干什么这一基本命题。经济要干什么?我想,大家很明确,不是写小说,供人娱乐,不是演奏,供人欣赏,经济是实实在在为人民生活谋利益的理论,是与实践紧密经合的理论研究。现在,在目前金融危机之下,我们看问题不能简简单单,而是要把人民大众的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来看,不能搞“衙门学术”或者“闭门造车”。目前,单纯从经济理论看经济问题,讨论通胀或者通缩,就是犯了“闭门造车”的大忌。
其次,通胀还是通缩,从理论来看,CPI和PPI是指数指标,但是放到实践中,我们更应该立足实践,加以分析。就拿目前的现状来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经济萧条已是事实。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人民的生活收入受到明显的影响,简单的说收入减少,如果说物价下降的幅度没有人民收入下降的幅度,也就是说人民收入水平降幅大于物价的降幅水平,那么人民始终处在通胀的“幽灵”之中,人民的劳动力价格始终不与物价水平不相符,这样,不管是CPI指数在3%以内还是以外,人民的劳动力始终被物价所剥夺,所侵蚀,与高于3%的经济理论性通胀侵蚀人民财产毫无差别。
所以,笔者看,不管是目前物价指数大幅下降,还是其他指数反映中国经济面临通缩压力,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就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是人民真正可支配收入较少,而且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这种可支配收入更少,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目前中国面临就业压力,650万大学生和2500万农民工的就业压力比通胀还是通缩要严峻的多,如果不能解决这些人的就业,可以说从大的背景来说,中国永远面临通胀压力,因为这些人可以说就没有收入,不管物价怎么下降,这些人都不可能购买物品,除非施舍。当然,很多人就会拿中国的13亿人口来抵消这3150万人口,可是不要忽视,如果这3500万人口用来干扰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秩序,绝不是一个小数字,这点,也是目前当政当局非常担忧的一点。
因此,在目前环境之下,撇开中国经济实情和中国发展实际,特别是中国13亿人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实际,单纯从经济理论讨论通胀还是通缩,毫无意义,弄不好会引导中国走入歧途,这不利于中国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