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本报财经新闻部与中国宁波网共同推出“晒晒身边的伪和劣”报网互动活动,请消费者说出自己的消费权益受侵害的经历,晒晒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伪和劣。
在短短的4天时间里,活动得到了热心读者和网友的参与。记者现将部分读者和网友的文字整理编辑,将它们“晒”出来,让大家来共同监督,改善我们的消费环境。
署名“紫水晶”的读者:为宝宝挑选了“培芝·百立乐”纯牛初乳粉,前几听都没问题,等吃到第四听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先是发现里面的瓶口马口铁上下凹凸不平,后来发现包装跟以前的不一样了,总部的地址也变动了,瓶底出自哪个商店的印签也没有了。去跟卖家交涉,营业员承认包装和总部都换了,没印签则是因为来不及刻。经多次交涉,无果而返。
今天借着“3·15”,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主要是想给消费者提个醒。现在维权依然不易,大家今后还需努力。
网友“肉肉吃肉”:记得一句话:中国人在饮食中知道了很多化学物质,如苏丹红,如三聚氰胺……
网友“思慕公主”:在我们家附近的小卖部买了一瓶大的雪碧,可是一打开那个雪碧却不冒汽,喝起来就和糖精水差不多,和老板理论,他却告诉我雪碧就是这种味道。我气不打一处来,就另外去买了瓶真的,我让他喝,最后他没话说,把钱退给我了!真搞不清楚,有些人怎么会这么黑心哪!
还有一次买料酒,一般买来的都是很纯净的,可是我买来的时候是很浑浊的,而且没有酒味,和加了颜色的白开水差不多,真的是无语了!(记者 徐文燕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