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8日讯 由于部分企业质量失信和小企业管理水平依旧低下,尽管去年我省产品总体质量稳中有升,但仍存在不少质量隐患。昨天,省质监局发布了2008年浙江省质量报告,在对全省30219批次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后统计,批次合格率为89.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但产品整体竞争力仍比较薄弱。
衢州舟山产品质量提升最快
去年,省质监局共抽查涉及人身健康、安全产品22804批次,占抽查总批次数的75.5%。其中,食品批次合格率为90.8%,大米、食用植物油、茶叶等21种大宗食品已连续四年监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家用电器、儿童玩具等产品批次合格率为88.1%。
纺织、轻工、冶金、机械和电子等行业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批次合格率分别为91.7%、86.1%、91.7%、90.3%和94.8%,其中机械行业产品由于量大面广,对提升我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的作用尤其明显。
从地区上看,我省各地市产品质量较上年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衢州和舟山提升的幅度较大,分别比上年提高了7.9个百分点和5.2个百分点。
不合格产品造成千亿元损失
尽管我省产品质量总体上升,但仍有一些产品不合格。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不合格产品一年造成的损失约为1233亿元,不仅造成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了我省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从去年监督检查情况看,造成我省产品质量问题原因主要是由企业质量失信和小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