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古村巷道高高低低,蜿蜒曲折。
石屋、石巷、石墙、石板桥、石路、石凳……一个村庄的设施全部用石头建造。石头房子数量达200多栋,气势宏大。近日,宁海文保部门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座石屋古村。经专家考证,这是宁波市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昨日,记者随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副所长徐炯明等文保专家前往探访。
村庄历史700多年
石屋古村位于宁海茶院乡许家山村,地处丘陵,地貌奇特,山上不长树木、庄稼,只有岩石。据介绍,这个山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南宋末年,原居东仓的叶大卿父子避乱至此,定居繁衍。据了解,许家山村目前有277户,总人口720人,如今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常住在村里的人口仅220人左右。
在距离茶院乡政府三公里左右的山坡上,记者被眼前的景物所震撼,这个村庄就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石屋、石巷、石墙、石板桥、石路、石凳……村里所有的设施都由石头建造,200多栋石头房子排列整齐,很有气势。
沿着村口一条主干道进入,穿梭在错落有致的巷道中,巷道高高低低,蜿蜒曲折,路面的石块已被踩得圆润光滑。一间间石院、石屋不断闯入视野。通常石屋有两层,屋子基本以石材为主,梁柱、门窗、栏杆、楼板等处会用少量木材。
许家山村的石屋高大宽敞,整个村子坐西朝东。石物建筑群在排列上颇具特色。文保专家徐炯明刚走了半个多小时就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房屋随地势起伏灵活布置,从东往西一排接一排渐次升高,使得每两排石屋之间自然形成一条南北走向的巷道,十分有规律。”
“住起来很舒服”
当地80岁的叶红梅老人回忆,她的长辈曾经提起,几百年前石头村就存在。她说,原本石头建筑群没有现在这么庞大,只有最高山顶上几处石屋,因为村民数量不断增长,石村的范围也不断扩大,才达到如今的规模。
叶红梅老人在石屋里出生,住了快一辈子石屋,石头建的房子在她看来非常实用,“冬暖夏凉,夏天蚊虫又少,住起来很舒服。”
“许家山村地处丘陵,当地盛产岩石。因为这种岩石呈青铜色,被当地村民称为‘铜板石’。”文保专家介绍说,“把石头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是因为当时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寻常的建筑材料难以运到,而山上的石料却遍地都是。”此外,这里的石料采起来十分方便,只需一根钢钎、一把锤子就可以办到。“因为取材方便加上建造相对简单,石屋很受村民喜欢,由此造就了今日的石头村。”
宁海拟旅游开发
“这是目前宁波辖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徐炯明认为,许家山村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在于石头村落文化。整个山村街巷格局保持完整,石屋外墙采用乱石建造,内部则采用传统建筑抬架式筑法,梁架用材特别讲究自然,“木材原来什么形状,用在石屋里还是原来的形状,没有刻意改变它的弯曲度,给人一种自然美。”
据悉,目前宁海对许家山村的保护和开发非常重视,希望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开发。一些文保专家表示,作为宁波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石头山村,许家山村发展旅游业很合适,但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应该尽可能请专家进行论证,保留其自然村落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