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上午在中山广场举行的保护水资源签名活动现场。(龚国荣/摄)
本报讯 在迎来第十七个“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二个“中国水周”之际,记者从市境外引水办获悉,为保障远期用水,宁波已斥资30多亿元实施四大境外引水工程,建成后每年可为宁波增加7亿多立方米的水量。
不少市民可能会疑惑:作为江南水乡,宁波怎么需要从境外引水呢?市水利局水政处负责人张建勋介绍,宁波的水资源其实并不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0.36亿立方米/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180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平的59%左右,全国水平的55%。去年全市总供水量达21.1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4%。预测到2020年全市需水总量将达到30亿立方米,比现状需水量增加近9亿立方米,而截至目前宁波市共有30座大中型水库、379座小型水库,加上河网调蓄和境外引水,总供水能力达23亿立方米/年。虽然近年来我市兴建了周公宅、溪下、西溪等水库,年供水能力已上升到23亿立方米,但缺水状况依然存在。“这些新建水库依然不能填补水资源供需缺口,在宁波已经无合适的坝址可选择再建大水库的情况下,实施境外引水无疑是最佳选择。”市境外引水办有关人士说。
宁波从哪些途径进行引水?市境外引水办介绍,根据省里统一部署,我市确定了四条境外引水线路:慈溪向上虞汤浦水库引水工程,现已建成通水,年引水量0.73亿立方米;曹娥江北线引水工程,经过上虞、余姚到慈溪,目前宁波段已具备通水条件,建成后年供水量约3.1亿立方米;曹娥江南线引水工程,通过杭甬运河到宁波市区,现已进入前期工作,预计年供水量可达2.26亿立方米;钦寸水库引水工程,年引水量1.29亿立方米。四者相加,基本实现我市用水供需平衡。
“但如果光靠引水,而不保护好和利用好现有的水资源,到了一定时候,宁波还是摆脱不了缺水的状况。”今天上午,在中山广场举行的迎接第十七个“世界水日”和第二十二个“中国水周”启动日活动现场,市水利局专家表示。据介绍,目前,我市平原河道水质普遍是五类到劣五类,其中尚作为饮用水源的姚江干流水质以三类为主。甬江、奉化江水系的水质状况也不容乐观。在前天举行的水资源供需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市水利局负责人不无忧虑地透露,2008年共对24座有饮用水功能的大中型水库水质进行监测,其中水质为二类的占参评总数的58.3%,水质为三类的占33.3%,水质为四类的占8.4%。
“保护饮用水源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有限,只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26%。在这0.26%的水资源中,已有相当大一部分遭到人类的破坏或污染。”长期关注宁波水环境的市政协委员邱卫东说。(记者 蔡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