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7000多条“黄古林”蔺草席和枕席被装入两个集装箱运往美国。一个月后,这些产品将在美国7家超市上柜。这是我市蔺草制品自主品牌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鄞州区是中国“蔺草之乡”,蔺草产品产量和销售额都居全国首位。而“黄古林”作为鄞州区首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蔺草品牌,无疑是鄞州蔺草业中的领跑者。品牌拥有者黄古林工艺品有限公司在经历了漫长的品牌成长期后,终于用年销售蔺草席类制品100多万条的业绩向人们证明:拥有自己的品牌,才是蔺草企业做强做大的“王道”。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俞斌和哥哥杨贤年就开始涉足蔺草加工业,然而兄弟俩却选择了两条不同的发展之路:哥哥杨贤年开了一家蔺草加工厂,产品全部贴牌外销,生产“榻榻米”出口日本;俞斌则成立了宁波黄古林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蔺草制品全部内销,创立自主品牌“黄古林”(目前,该商标已经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这两兄弟的选择正是宁波320多家蔺草加工业企业“品牌之路”的缩影。而绝大多数的宁波蔺草企业与杨贤年走在一起——为外商做着迷人的“嫁衣”。
“在日本注册商标非常之难,几年前我们就到日本注册商标,整整历时两年才成功。但‘开诚’这个当时惟一的中国蔺草制品国际商标,贴在产品上在日本价钱反而卖不高。”宁波开诚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朱豪轲说。
几年前,宁波开诚工艺品有限公司销量已突破1亿多元,其中“开诚”出口产品占到9000多万元。
但当30%的出口品打上自己品牌后,销售却遭遇了“同质不同价”的待遇——为代理商贴牌生产的价格远高于自身品牌。
“日本人对传统产品的认可更看重本国产品,而欧美国家又没有使用草席的习惯,为了销路,只好贴牌。”朱豪轲显得非常无奈。
也许正是贴牌生产能带来“高效益”的现状,让宁波蔺草制造业忽视了自身的品牌效应。在7亿元的国际销售市场份额中,很少看到宁波自主品牌的身影。
“宁波的蔺草90%以上集中在鄞州区,蔺草业创汇收入从1980年起就占了鄞州区出口创汇的半壁江山。但蔺草企业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总量10亿元的蔺草产品只有3亿元是内销,其中大部分还是小厂、作坊式生产为主。宁波叫得响的蔺草品牌太少了!”市蔺草协会会长陈志福曾经对此忧心忡忡。
因势利导重塑品牌
然而,有些外在因素总会毫无预期地给人们带来不得不调整思路的痛苦,这种痛苦也许就是一种机会。
鄞州蔺草业对品牌认识的深刻改变开始于日本对中国的香菇、大葱、蔺草等农副产品进口限制。自从2000年起,作为中国蔺草最大的外销国——日本突然收缩了对中国蔺草的需求。宁波蔺草生产企业只好将目光开始转向国内市场。此后,内销量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尤其是去年全球金融危机,产品外销形势更加严峻,这让蔺草企业深刻地体会到,自有品牌在开拓国内外市场上的重要性。
鄞州工商分局商广科的徐科长告诉笔者,几年间,已经有近三分之一的蔺草企业申请了注册商标。其中,“开诚”等一批蔺草品牌正在积极申请“中国驰名商标”。
鄞州工商分局牢牢把握企业思路转换的关键时期,与宁波市蔺草协会积极合作,为蔺草企业申请注册商标开辟绿色通道,并积极宣传品牌培育的重要性,为“黄古林”、“开诚”等蔺草品牌的成长提供各类特色服务。
在激发企业创牌热情方面,鄞州工商分局承担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受理和递交申请,有些服务内容虽然超出了其职权范围,但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该局依然在积极争取并努力付诸实践。在他们的积极建议下,鄞州区政府决定对今年新通过行政、司法途径认定的驰名商标,分别奖励100万元和50万元,对涉外商标注册奖励提高到5000~30000元。
鄞州工商分局还牵头建成了总长5公里、汇集了我区23家驰名商标企业、共300余幅宣传画面的“鄞州品牌之路”,为企业提供宣传平台。
也许境外市场利润率降低,是促使宁波蔺草企业市场转型的主因,而鄞州工商分局对品牌理念的积极倡导则是企业重视自身品牌的一种助动。
在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下,品牌优势已显现出来。历来最重视品牌建设的“黄古林”不仅内销量逐年上升,还在国内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吸引了国际买家的注意。企业并没有满足在普通卖场、超市的销售渠道,而是相继在上海巴黎春天、久光、八佰伴、第六百货等商场开出精品专卖店,使其品牌走向高端。
俞斌与他的“黄古林”草席的成功经验告诉人们: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即使是传统工艺、农副土特产,也需要有好的品牌包装、品牌经营。而这无疑是宁波大多数蔺草生产企业需要补修的大课程,也是鄞州工商分局品牌强区、品牌富农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讯员 蔡国鹏 陈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