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老人们来说,1961年是一个生活极端困苦的时期,由于洪水泛滥和粮食的欠收使得华东不少地方发生饥荒,粮食成为当时人们最缺需的生活物资。但在奉化市志1961年的大事年表里,记载着这样一条内容:5月初,山区、半山区箬(ruò)竹生米,每亩千斤以上。南山、蓬头岙采竹米约四万斤。
罕见的箬竹生米成为当年山区人们的一场甘霖,转眼48年过去,记者来到当时产竹米较多的沙栋头村,在村民的带领下,找到了现年85岁的王金苗老人,她是该村为数不多吃过且亲自采过竹米的人。王今苗老人告诉记者,当时她家共有6个孩子和1个老人,由于她丈夫在外地工作,全家就只有她1个劳力。“大家都吃食堂,但那些年经常发洪水,粮食的产量受到很大影响,每餐一二两左右的米饭根本不能填饱肚子。”王金苗说,为填饱肚子,他们还吃番薯藤、野菜等。
“竹米是那时除了稻谷外最好吃的食物了。”王金苗告诉记者,这些箬竹和毛竹有着很大的不同,箬竹是野生的,很细很小,平时砍来用于制作筷子或者烧柴,没多大用处。那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有人发现山上的箬竹开了白色的花,接着就有竹米了,据那时的老人们说,这竹米60年一生而且可以吃,于是他们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上山去采竹米。“这个竹米的样子有点像大麦,只是颗粒稍微小一些。”王今苗老人和记者形容起竹米的样子,“味道也和大麦差不多。”
记者询问了市林特总站的工作人员并查询了一些资料,发现竹子一般要在50—100年时才会有开花现象,开花后,竹林就会成片死亡。竹花开过后,便结成竹米,即竹子的种子。由于比较罕见,古时就有传说说竹米是凤凰之食,有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的说法。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竹米,通神明,轻身益气”的功效。
如今,虽然知道竹米是一种很有营养的食品,不过在当时,只是人们充饥饱肚的一种吃食而已。王今苗告诉记者,这些箬竹大多长在周边很高的山上,当时葛岙的山上都有,山越高竹米就越多越嫩,采起来也很困难,当时她上山采了好几次,总共采来了差不多一脸盆左右的竹米。她把竹米洗净、去掉长在枝条边上的毛头,晒干后用石磨等工具脱壳,基本和稻米的加工流程一样。弄完后每次和米饭混在一起烧,补充粮食不足。
“虽然吃竹米的日子很短暂,但在那时看来却很珍贵,山里的人都叫它‘救命粮’,第二年这些箬竹就都死光了。”王今苗说。现在她还常和一些当年的伙伴们聊起一起采竹米,吃竹米的情形,大家还开玩笑说,还能不能等到第二次吃竹米的那个时候。
大事纪要
1961年
1961年4月起,全县掀起了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的高潮,根据生产学习的实际需要,缩编生产队规模,公社经过几度调整,到年底恢复区建制,分成西坞、江口、溪口、方门、莼湖、城关6个区,33公社,599个生产队。为加强农村集市贸易、商业、手工业领域的管理,全县恢复了县税务局和县财政局;9月上旬,县人民委员会制定“农民自产自销证管理暂行办法”,保障农民合法交易,11月在江口、大桥、白杜、下陈、翔鹤潭建立五个税务检查站,控制流动税源和进出口货物的税收管理。经过商业调整,恢复县供销社,基层供销社28个,合作商店37个,合作小组190个,商业服务网点268个,购销有限制。10月底宁波地委批转推广奉化供销社召开社员大会的成功经验,推动当前购销业务和农业生产安排。为积极度过经济困难时期,我县还尝试粮食大包干试点;减缩基本建设项目,由上年的61个减少到11个;调整工业布局,撤消钢铁厂、化工厂、煤矿、铁矿、水泥厂、砖瓦厂六单位,合并了农机厂、农药厂、瓷厂三个厂。这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四十周年,县剧团、电影事业管理站播出了有关党的革命戏剧和电影,丰富了群众生活。
(袁伟鑫 王雅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