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抱珠楼前门。(沈国峰 罗涟浩摄)
中国宁波网讯 近段时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在江北区慈城镇采访时有重大发现。在面积2.17平方公里的古县城内,古藏书楼数量竟有70余个,其中仅冯氏家族创建的藏书楼就有20多个。同行的专家认为,像这样拥有如此多民间藏书楼的现象在国内古城古镇中极为罕见。
《走遍中国》栏目组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曾到过全国很多地方采访,但像慈城这样拥有古藏书楼之多、保存之好的古城古镇,还很少遇见。尤其是听说这里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藏书的介绍,更是让人称奇,这说明慈城重视文化教育的历史由来已久,正是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才孕育出慈城深厚的慈孝底蕴。
据介绍,在慈城现存的古民居中,其建筑布局中总会把藏书楼的设置放在重要位置。“抱珠楼”是古镇70余座藏书楼的经典之作,该楼所在的冯氏旧居是一处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典型明式建筑,依抱珠山而建,由三进两层的木结构楼房组成,最北面的一进两层楼房就是抱珠楼。小楼虽历经近两百年的风雨沧桑,但建筑基本保存完好。据地方志记载,慈城冯氏家族素有读书、藏书的传统,抱珠楼即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进士冯本怀所建立。鼎盛时期,抱珠楼的藏书数量与距该楼不远的另两座藏书楼“醉经阁”、“寄月楼”不相上下,有数万卷之多。抱珠楼主人还亲自参与了书籍的整理、刊刻工作,现藏南京图书馆的《溪上遗闻集录》、《别录》道光年刻本的影印件,扉页清楚地标有“抱珠楼藏版”字样。
慈城历代文化学者频出,素有“鼎甲相望、进士辈出、举人比肩、秀才盈城”之誉,因此藏书众多应在常理之中。但是,由于战乱、失火等种种原因,很多地方的藏书楼没有保存下来,为何慈城藏书楼能幸免于难,到今天还保持如此多的数量?专家分析,这可能与当地民间家族不喜张扬和历代相传的慈孝文化底蕴有关。(罗涟浩 吴红波 谢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