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昨天下午,记者接到读者打给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的报料电话说,在奉化市西坞街道河头村小山坡上三座古墓被盗掘了。记者立即赶赴西坞了解情况。
“我们是在上周末上山查看花木时发现这三座被盗掘的古墓。”河头村村民老王告诉记者,“当时也许是我们的说话声惊动了这一男一女盗墓者,还没等我们走近他们就丢下工具没命似的往山上跑了。”
因为没能追赶上这两个逃跑的人,老王和其他村民就继续查看起了村子后面的这片花木林。“可没想到,原本平坦的坡地上居然冒出了三个直径2米的大圆坑,走近一看,才发现这是三座刚刚被盗掘的古墓。”老王这样告诉记者。
在穿过一片茶花林后,记者见到了这三座隐蔽在竹林中的被盗掘的古墓。与现代的墓葬往上堆砌截然不同的是,这三个墓穴都是从地面往下挖的,而每个墓穴周围的坡地上此时散落着几块雕刻了精致花纹的梯形砖块。此时的墓穴中,除了墓砖和落叶之外,已经见不到其他可以说明墓穴年代、墓主身份的物品了。“这些古墓有很长历史了,这对盗墓者竟然这么大胆连挖三个墓穴。”老王气愤地说,“这种刨人祖坟的不法之徒,抓住了可一定要严惩。”
为了确定墓穴的真实年代,记者挑选了2块不同花纹的墓砖到奉化文保所请专家进行了鉴定。
“从这砖块的形状、纹理和质地来看,被盗的墓穴应该是属于两晋时期的。”王玮所长仔细端详墓砖后明确地表示,“要知道墓穴的确切年份,那就必须要到墓穴现场去仔细查看和分析,单从这2块墓砖来看,我可以肯定地说,三个被盗掘的古墓距今1600年以上,而且是当时盛行的券(穹窿)顶砖室墓。”
如此盗掘三个古墓,这对雌雄大盗并不简单。王玮认为,盗墓者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被村民发现后,他们所遗弃的盗墓工具中的那把铁铲,应该是被誉为盗墓界名器的“洛阳铲”,这点事后也得到了老王的确认。“洛阳铲传说就是为盗墓而发明的。”王玮介绍说,“该铲头部尖锐而小巧,能深入地下土层,可以帮助盗墓者探明土质年代,甚至探清墓穴布局,所以能大大提高盗掘的效率。”
据王玮介绍,河头村原属奉化白杜,从西汉到隋王朝800余年间,白杜是宁波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5年和2006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奉化市文保所联合组队对白杜南岙林场、石菊花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了墓葬125座。这次考古,也为白杜作为最早的宁波行政中心提供了一个佐证。
“早在春秋时代的史书《国语·越语》中有‘句践之地,东至于鄞’的记载,今天鄞州的得名,就起源于白杜的堇山。所以,这里才会聚集了这么多那个年代的墓葬群。”王玮说,“这也正是周边这些村子附近的小山坡经常被盗墓者光顾的最大原因。”
记者也了解到,这几年来,当地已经建立起了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为骨干的业余文保队伍,并通过多年的文物法规宣传,广大干部群众已经有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意识,在非法盗掘古墓的行动中已经形成了无形的大网。但这些古墓葬里埋藏的文物的不菲价值,还是令众多盗墓者铤而走险。
“目前被抓获的盗墓分子多是本地人和外地一些不法文物商贩串通勾结作案,形成了盗墓犯罪团伙。”王玮说,“陌生人要在村子里进出而不引起怀疑,往往需要有本地人的掩护,因此,这点也是广大村民防范盗墓者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向。”(记者 吴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