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鄞州钟公庙街道的一幢老楼房里,住着一位叫董明正的老人,今年已经71岁了。老董有个扫地的爱好,在当地可是出了名。
扫扫地其实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可左脚残疾的老董,坚持打扫自己住着的居民楼5年,实在令人佩服。老董默默地重复着这个简单的行动,打动了身边一群人。
前天,记者前去采访,在都市森林小区西边的一条弄堂里打听,热心的居民说:“是老董啊,常常在这里扫楼道,我们都知道。”随后,热心居民还跑到四楼老董的家里,将老董请下来。
老董走路必须依靠拐杖,走楼梯得小心翼翼,上楼更费力,全靠双手扶着扶手使劲。但就是这样行动不便,老董自2004年搬来后,主动揽下了打扫楼道的活,经常从五楼扫到一楼,将楼道扫得干干净净。
其实,刚刚搬来的时候,老董不怎么出门。后来他发现这幢居民楼没有物业,也没配备保洁人员,楼道里、过道上总是垃圾不断。于是,老董在打扫自家门口时,总是扫着扫着就扫到了一楼,后来就索性“制度化”了。
一般,老董扫楼道在上午9点或者下午3点。他从五楼扫下来,累了就歇一歇,没有簸箕,就备个尼龙袋,把集起来的垃圾收到袋子里,再丢到垃圾箱里。老董说,这两个时段,楼道里进出的人相对较少,他怕打扫卫生时扬起的灰尘影响过往邻居。
这样一扫就是5年。时间长了,老董欣喜地发现,自己的行动还不知不觉地在改变邻居们的习惯。以前,有邻居在家扫地时,将一些垃圾扫出家门就算了,楼道很脏。老董扫过几次后,很多人觉得不好意思,都不乱扔垃圾了,有的还主动加入到扫楼道的队伍中来。
刚开始,老董几乎每天都要扫一次楼道,现在是一个星期扫一次就够了。因为,在老董的影响下,楼里随地扔垃圾的居民是越来越少了。(记者 王健 通讯员 施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