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不肯抄写词语,孩子躲了起来不见了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5-06 13:24:07

  中国宁波网讯 “老师告诉我,孩子不见了,我的眼泪呼啦一下就流出来了。”昨天中午12点15分,家住鄞州区下应街道的胡女士致电本报87777777新闻热线,焦急地说,不知道儿子去了哪里,她和学校的老师、同学都在忙着寻找。“尽管校方安慰我,学校管理制度严格,孩子肯定不会出校门,可孩子在哪儿呢。”胡女士带着哭腔说,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想到向报社求助了。

  中午12点40分,当记者再次与胡女士取得联系时,她告诉记者,5分钟前刚刚找到孩子,就在学校一个堆放废旧桌椅的房间里。“真把我给吓坏了,孩子平时从来不这样的。”胡女士平复了一下心情后,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向记者娓娓道来。

  胡女士说,儿子今年读小学三年级,是个各方面都让家长省心的好孩子。不过,最近几个月孩子对语文作业中“抄写词语”一项表现出极大的反感。“今天发生的事和抄词语也有一定关系。”胡女士说,儿子在试卷上答错了题,语文老师让小朋友们将错题改正后抄写正确答案10遍以强化记忆。不过,儿子愣是没有完成。早上9点多,语文老师就让他联系一下爸爸妈妈,希望和家长谈谈此事。但碰巧的是,胡女士的手机停机了,孩子在教导处打电话时,一直都拨不通。

  “联系不上我,可能儿子害怕无法向老师交代,才不敢回教室上课,就在学校里躲了起来。”胡女士说,儿子没说原因,她也不好逼问。

  “关于孩子不想完成此类作业的问题,语文老师已两次找我去学校沟通,最早的一次是在两个月前。”胡女士回忆道,自己询问过儿子,这么简单的作业为什么不愿意完成?

  “妈妈,你知道吗?我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了,为什么还要浪费那么多时间抄写?可以用这些时间做更多其他的作业呢。”儿子的回答“挺有道理”,令胡女士一时无言应对。而且事后她找其他课的老师了解情况,发现孩子的“倔强”确实只是表现在抄写词语这一点上。她以为自己劝导一下就可以了,谁知儿子并没有真正被她说服,昨天又“罢抄”了。

  胡女士说,发生了这样的事,她心里很难过,是自己没把孩子教育好。不过,她儿子就读小学的周校长并不这么认为。昨天下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讲,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们自由发挥个性是一种理想的教育状态,我们的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学到知识,更要引导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周校长说,但目前中国的教育资源相对稀缺,还不能达到发达国家“小班化教育”的条件,老师们给予每一个孩子的关注也比较有限,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针对性教育的不足。

  “不同的孩子确实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很有难度,就拿孩子不想抄写词语来说,孩子基础好,自信已经掌握知识,不抄当然可以,但老师如果允许这么做,就会在孩子们心中失去公平、客观的权威形象。”周校长坦言,孩子们个性不一,而且心理变化非常微妙,像胡女士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有想法也不太愿意多说,就更加需要家长、老师多与他沟通,帮助他快乐地成长。

  周校长表示,学校已经和语文老师、孩子家长做了较为深入的沟通,希望在这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中,大家都能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在有限的条件下争取最完美的教育效果。(记者 徐叶)

【编辑:庄伊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