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焦点报道
环比增速将有所回落 未来信贷供应总体上依然宽松
稿源: 中国证券报  | 2009-05-07 08:21:08

中国人民银行(资料图片)

  中国人民银行6日发布的《2009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一季度高增长的信贷。下一阶段如果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则信贷仍需要一定力度的增长。产能过剩及需求不足构成下一阶段价格下行的主要压力。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信贷环比增速将有所回落,但供应总体上呈宽松态势。同时,短期内通缩压力仍然较大。

  全年银行“不差钱”

  如何看待一季度的信贷高增长和未来的信贷投放走势?央行在报告中给出解释:近期我国货币信贷适度较快增长利大于弊,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体现,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月份贷款猛增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商业银行季末考核等因素影响,有“冲时点”的成分。4月份以至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报告还强调,下一阶段如果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则信贷仍需要一定力度的增长。

  对此,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一季度天量信贷投放后,信贷增速会有一个回归正常的过程,在未来二、三个季度,信贷会逐渐变为投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需要消化”表示央行认为前三个月贷款的增速偏高。此前的贷款高增速是因为中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处于下滑趋势,需要有高信贷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但是从现在看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比去年底有所好转,未来的银行信贷增速就没有必要像前三个月那么高了。同时,未来前三个月信贷投放的产出效应也需要进行吸收和消化。”郭田勇说。

  刘煜辉认为,从整个金融体系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今年“不差钱”,未来信贷的供应总体是宽松的。

  “未来的信贷增长还要取决于企业的真实需求”,国研中心金融所综合研究室主任陈道富表示。

  专家指出,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政策方面有很大的调控余地。刘煜辉表示,央行可以通过其他货币手段如公开市场操作等调控流动性,保证货币供应的充裕。同时准备金率仍处在历史高位,也有下降的空间。

  此外,刘煜辉表示,在一季度新增贷款中,票据融资占了1.5万亿庞大的规模,但是票据的时长只有三、四个月,商业银行未来如果遇到合适的新投资项目,只要把票据额度腾出来,就可以满足这部分资金需求。

  短期通缩压力更大

  报告称,产能过剩及需求不足构成下一阶段价格下行的主要压力。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回暖和货币信贷较快增长有利于抑制价格下行,受连续大规模注入流动性及经济刺激计划影响,目前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一旦信心恢复,初级产品和资产价格也可能较快反弹。对此郭田勇表示,短期看,如果国外需求持续回落,国内消费需求没有有效扩大,可能产能进一步过剩,加剧价格下行压力。

  陈道富表示,尽管天量信贷投放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但从短期来看,企业存款定期化比重仍然较高。新增货币转化为购买力还需要一段时间。而新增投资中的一部分产能投资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因此短期仍存在通缩风险。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目前出口大幅萎缩会对需求造成负面冲击,从而产生通货紧缩。由于此次外需自始至终疲弱,通货膨胀承受的向下压力将更持久。此外,中国供给面的传统瓶颈环节—原材料和食品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构成通胀风险。

  从长期看,刘煜辉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通胀压力将存在。受资源瓶颈的约束,我国对海外资源依存度较高。目前,海外大宗商品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价格多取决于海外跨境资本之间的博弈,各国为救市纷纷增发货币推高了资产价格,这样会对中国造成很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记者 徐畅 任晓)

  === 聚焦一季度央行报道 ===

  股市的表现从根源上来说取决于流动性和业绩。而5月6日,央行发布2009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从积极的视角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市场人士指出,央行的报告,一方面打消了市场对于新增信贷额度不可持续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显示央行对经济复苏和通货紧缩形势的乐观看法,总体而言利多股市,利空债市。

  报告中数据显示,2009年以来,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快速增长,第一季度新增4.6万亿元。报告指出,3月份贷款猛增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商业银行季末考核等因素影响,有“冲时点”的成分。4月份以至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下一阶段如果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则信贷仍需要一定力度的增长。

  央行6日发布的《2009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09年以来主要央行采取的非常规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加大未来全球通货膨胀的风险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

  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

  报告称,影响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风险和挑战依然存在。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压力较大、企业利润及居民收入增长放缓等,都可能对未来的消费需求产生不利影响。总的来看,目前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民间投资意愿偏低,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强化。

  报告称,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加强对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指导,保证符合条件的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及时落实到位,认真做好“三农”、就业、助学、灾后重建等改善民生类信贷支持工作,大力发展消费信贷,落实好房地产信贷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兼并重组、产业转移、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融资支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企业的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同时有效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

  “中国经济面临着严重的下行压力。数据显示,2008年前3个季度每个季度GDP增长减少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07年第三季度还是13%的增长率,而到了2008年第三季度,GDP增长仅为6%。”樊纲在演讲之初就指出中国经济大幅放缓的现状。樊纲认为,造成该现状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经济自身在进行调整。

  “不要指望以13%的增速过热增长的经济能在一两年内调整完。而且这种调整是超过基本面深度调整一段时间,然后慢慢回到基本面,宏观经济也是这样。”樊纲说。

  樊纲还认为,国内经济的低迷加上外部世界经济的大危机,中国经济能够用两三年时间走出低迷,基本恢复正常已经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

  报告指出,2008年,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金融市场仍然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并呈现出以下特点:金融市场总成交量继续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金融风险加大,金融市场的规避风险功能充分发挥;市场参与主体规模扩大,投资者更趋多元化;市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确保了市场规范有序运行;交易产品和工具日益丰富,市场创新取得重要进展。

【编辑:崔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