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10年160万人次参加慈善一日捐 捐款不断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5-11 08:21:23

  中国宁波网讯 宁波首届慈善大会明天召开,市本级2009年慈善一日捐活动也将启动。记者昨天从市慈善总会获悉,宁波普通市民的爱心捐款已成为善款募集的基础力量。10年来,广大市民积极支持、参与慈善事业,市慈善总会开展的9次慈善一日捐活动,市民参与捐款的人数累计达160万人次,参与面达16.5%,年人均捐款19元。截至2008年12月底,市县两级慈善总会累计募集善款16.83亿元,累计救助支出为9.67亿元,受助困难群众达60.4万人次。“奉献爱心,与富贵贫贱无关。”普通市民慈善人物、慈善故事层出不穷。

  几代人的爱心接力

  吴福年老人是最早向慈善总会捐款的一位市民,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请他的儿子吴永溥将5500元善款送到市慈善总会,帮助社会上急需要帮助的困难人士。2004年8月,吴永溥因病去世,其儿子吴杰又同样遵照遗嘱,向市慈善总捐了5500元善款,并称一定要继承好祖辈这份特殊的“遗产”,尽己所能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演绎了宁波慈善事业中“爱心接力”故事。

  王文龙老人的家庭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老人的母亲还健在,他的两子一女分别成家立业,老人的后代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一家人敬老爱幼,其乐融融。一起意外事故夺去了王文龙老人的生命。通过诉讼,老人的家属依法获得了8万元赔偿金。根据老人生前的一句“身后大操大办不如捐资助学”,儿孙们一致同意将这笔钱捐给鄞州区慈善总会,设立“王文龙助学基金”,并表示以后任何一个家庭成员如有条件,还会注入资金,使之不断发展,同样演绎了一个“四代同堂完成爱心接力”的故事。

  给子女发捐赠证书

  韩福幸是象山县丹东街道起春村的一个普通村民,今年73岁,5个女儿均已成家,现与64岁的老伴一起生活。村委会每月发放的200元养老金和4间老房出租的1000元左右的月租金是老两口主要经济来源。走进他们家,从住房、衣着到家具物品,一切都是那样的陈旧和朴素。

  2005年,老韩借用村里一个即将废弃的养猪场,养起了猪,一年赚了2000来元钱。他把其中1000元资助正在念初中的外甥女。他想,自己的外甥女有爹有娘读书都有困难,社会上比她困难的人一定还很多。于是他决定将余下的1000元去帮一帮别的孩子。从那时开始到2008年,他每年都向象山县慈善总会捐出善款1000元。

  今年3月21日是老韩73岁生日,儿孙们一致提议给他祝寿办筵席。老人听后,便把儿女、甥侄叫到一起,对他们说:“你们要为我祝寿,表孝心,我不反对,但筵席得由我来办,你们只送寿金,不要送礼品,我把你们送的寿金悉数捐给县慈善总会,将你们的孝心换成你们的爱心。”大家连连赞同。生日寿宴上,30来个亲朋济济一堂,老人把9张、每张捐款额为500元的红色捐赠证书一一分给儿女、侄甥们,生日宴成了慈善宴。

  每月捐款爱心不绝

  有一位身材瘦小、面带笑意的女士,每个月都会在象山县慈善总会出现,捐出100元,已坚持了21个月,从来不透露自己的姓名,工作人员每次给她出具的捐赠票据上的署名都是“好心人”,她已成为“草根慈善”典范。

  曹渊是一位在上海创业的宁波青年,捐款也成了他的习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连续向江东区慈善总会捐款12次。今年以来,他每月都捐款。每当江东区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了解他个人情况时,他总重复一句话:“不必要!不必要!只要能帮助困难家庭就行,其他什么都不重要。”

  每月捐款的还有江东区署名“生不带来”的好心人,还有每月3日捐款的“杨氏父子”。他们都是普通市民,捐款额从百元、千元、上万元不等。象山农家孤女朱林林,曾是一个慈善帮扶对象,5年来受助1.7万元,让她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她把第一个月工资1500元全部捐给象山县慈善总会,并表示要把爱心延续下去。

  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蔡怀书说,这些平民慈善人物的故事,揭示了慈善的核心价值观。“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不以捐款多少来论对慈善贡献大小,重要的是拥有一颗慈善的心。只要心中有爱,一个穷人捐出一元钱和一个富人捐出百万元、千万元同样值得尊敬,同样是“慈善楷模”。(东南和商报记者 卢科霞)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