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借“宽贷”东风,众多民企觅得生机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5-18 13:44:25

  金融风暴来袭,小企业短期融资需求更为迫切,然而,昔日最为便捷且门槛相对较低的民间借贷生意却不见兴旺。宁波借贷网(共赢投资咨询)有关负责人俞先生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坦言,“去年平均每个月5%左右的稳当收益在今年怕是没有那么容易了。”

  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今年整体宽松的信贷政策环境让相当一部分甬城小企业主转投昔日门槛高筑的银行,获得了更廉价的融资资本。

  宽贷让小企业绝处逢生

  上周末,记者来到鄞州区一家五金件加工厂,车间里30余台冲床全部开动,传递出忙碌的声音。回想起两个月前差点就成了下岗工人,来自河南的车间主任老李感言:“还是像做梦一样。”

  去年金融危机袭来,工厂资金一度无处周转,工人们被陆陆续续辞退。老板周金龙告诉记者,“当时民间借贷利息太高,银行贷款门槛又太高,与其艰难维持,不如关门算了。”没想到过完年,他意外地从银行以7%左右的年利率获得了150万元的贷款。就凭着这笔周转资金,他们顺利地从困境中走了过来,眼下还得忙着招工赶生产。

  “银行放低贷款门槛的确给了不少小企业绝处逢生的机会。”慈溪市新浦镇一名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

  上个月初,该镇两个村以浙商银行“联保贷款”为主要工具,开展了“银村结对”活动,为那些经营情况良好却无抵押物的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慈溪艾美尔电器有限公司通过这一途径迅速从银行获得了500万元的流动资金。公司总经理杨伟明直言:“工厂进行短期的贷款周转在所难免,比起以往以3分利以上的利息去民间借贷市场借钱,银行的融资成本显然廉价多了。”

  据了解,“联保贷款”不仅得到了小企业主的欢迎,也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支持和肯定。据统计,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浙商银行慈溪支行已为当地41家小企业提供了近1亿元的贷款。

  银行新招频出忙输血

  “银行信贷结构的调整正在让甬城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大拓宽。眼下,全市各大银行纷纷通过新产品推出、还款方式创新以及抵押担保灵活化等方式,变着法地给小企业提供新鲜‘血液’。”市银监局相关负责人施先强表示。

  记者了解,去年,在信贷从紧的条件下,甬上各家银行严格划定了小企业贷款的“硬杠杠”,对没有抵押、没有担保,或者对企业报表等基本材料提供不全、不规范的企业一律“闭门谢客”。

  而今年,不少刚刚入驻宁波的城市商行已纷纷建立起“企业监测分析”体系,为宁波企业备上了“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大餐”。数据显示,包商银行今年的微小企业新增贷款目标从去年的1.2亿元增加到4亿元多,目前贷款额度还十分充裕;今年1至4月,宁波银行已新增小企业贷款约8亿元,而该行今年全年计划新增小企业贷款达40亿元。

  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审时度势,在对小企业贷款进行审批时,已不太过注重企业的财务报表,而代之以实地观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一向高姿态的国有银行也纷纷转变了风格。据悉,上月,宁波工行专门在分行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部,并迅速在全市设立了17个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4个小企业专业支行;农行推出了简式、快速的“直通车贷款”和一次授信3年的“可循环贷款”。一家国有银行人士透露,“现在看来,改善本地小企业融资环境,增强应对金融危机抵抗力在业内的影响正越来越大。”

  低成本融资,甬企赶借“东风”

  “银行信贷政策的放松在这个‘非常时期’给了我们充裕的流动资金,更重要的是,在贷款利率低的条件下,我们扭亏为盈的信心才能充足。”鄞州一家塑料制品厂负责人夏晓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他刚刚贷到300万元周转资金,按照银行给出的7%不到的年利率计算,一个月不过1.6万多元的利息;而民间借贷(以3分利为例)的月息高达9万元。

  据了解,眼下各家银行的小企业贷款利率和额度都各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家银行,针对不同企业所给出的额度和利率也有差别。一般来说,资质良好、行业发展前景乐观或者对贷款行有过一定贡献的企业都可得到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5.31%)上浮10%到20%利率的贷款,融资成本远低于当前市面上其它各类融资方式。

  “像我们这样的配套加工厂家,小订单来源不少,只要企业流动资金能够及时得到补充,要在金融危机中挺过来其实并不难。”另一家模具壳体企业负责人张建平表示。

  事实上,据记者了解,不少企业不仅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还开始利用当前便捷、低成本的贷款“东风”逆市补充生产,扩大经营。海曙区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业主廖老板日前刚向银行申请了500万元可循环贷款,为下一步更新设备、购买原材料等备好了资金;去年刚做起会议、办公用品购置生意的吴建钦前段时间则以自己新买的公寓为抵押物,顺利向银行获得了一笔个人经营性贷款,如今,这笔贷款已开始在公司的新项目中派上用场。(记者 崔凌琳)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