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在大学校园里,有这样一群学生,因为家境贫寒,他们一方面腾出时间四处勤工俭学,另一方面,他们努力学习以获取各类奖学金。可即便是这样,学费和日常的生活支出仍让年轻的他们不堪重负。我们无意夸大贫困生的困难,但是贫困确确实实成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拦路虎”。帮他们一把,改变的将是他们的一生。
今天,市慈善总会与晚报一起开展第七次“彩虹助学”行动,150名品学兼优的在甬高校贫困生,期待社会热心人士来相助。
这些贫困生都是由在甬高校推荐,并经市慈善总会筛选确定的。记者注意到,这150名在甬高校贫困生的家庭情况非常相似。有些学生的父母双亡或者一方亡故,有的父母残疾或者一方残疾,有的父母重病或者一方患有重病。然而,面对家庭的不幸和家境的困难,贫寒的学子们依然发奋学习,自立自强,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们品学兼优,绝大多数的贫困生都在试图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多数人还获得了各类奖学金。
我们期待着,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伸出您爱的双手,帮一把这些努力求学但家境贫困的莘莘学子,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早点成才自立。您可以通过来人或来电向宁波市慈善总会结对认助这些贫寒学子。待认助工作告一段落后,我们将择时举行见面会。
金额:每人每学年3000元。
助学年限:从2009学年起资助到其读完大学为止。
宁波市慈善总会地址:西河街74号5楼。
慈善爱心结对热线:87250995、87251999
(记者 叶海英)
特写
马姐姐的资助激励着她
大学生活因此过得特别完美
李琴(应采访对象要求,此为化名),宁波工程学院大四学生。这几天,李琴正忙着准备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单位也找好了,只要一拿到毕业证书,就可正式去上班了。“如果不是马姐姐的资助和激励,我的大学生活不可能如此完美!”李琴动情地说。
对于所有人来说,大学都是一个梦想,但李琴说:“为了我能圆这个梦,我的父母亲却吃尽了苦头。”
李琴出身于农民家庭,家里还有个哥哥。父亲早年当了将近10年的兵,退伍后就一直在家务农,母亲则在家操持家务。一家人生活得非常俭朴而温馨。4年前,李琴考上了大学,已经年过50岁的父亲,为了能凑足她的学费,顾不得自己病弱的身体,去工地做小工。
进了大学,李琴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半年以后,她就成了学生会干部,还拿到奖学金。虽然大学的课程不多,但李琴因学生会的事忙得不亦乐乎,根本没时间出去打工。大二后,她协调好学习和学生会的工作,挤出时间去做家教。那时,除了学费,她基本上不需要家里任何零花钱。
辅导员老师得知她家里的情况后,就推荐李琴去申请彩虹助学基金。“资助我的人真的是很好,第一次见面,她就定下来要给我资助。”李琴说,到现在,她还清晰地记得那位好心人的一句话:“不要想太多。大学生活一晃就过,你现在要好好地学习,好好享受大学的每一天,不要早早地想着赚钱,有什么困难就和我们说。”
那位好心人30多岁,姓马。从那以后,李琴就叫她姐姐。每个学期,马姐姐都会提前给她汇入学费,而且每个月都会给她生活费。“其间,我有好多次都提出,不用给我这么多钱,可是,姐姐仍照旧给我汇钱。”李琴说,为了让她安心,减少她的心理负担,后来,每次汇完钱后,马姐姐不再像以前那样发短信给她了。
“我其实不太懂得,该向马姐姐说些什么感激的话,但是,此后的每一天里,我都更加努力地度过。即便有些时候有所懈怠,但一想起马姐姐,我就有了更多的动力。”李琴说。
在大学里,李琴各方面表现都很好,学习名列前茅,经常拿到奖学金,还入了党。
“马姐姐的资助没有让我失去自我,给我的只有激励。如果没有姐姐,我的大学肯定不会这么完美。”李琴说。
平时,李琴很少和马姐姐联系,但是,她一有什么高兴的事情,譬如拿奖学金了,找到工作了,她都会第一时间去告诉马姐姐。“以后,每年我都要去问候姐姐,我一辈子都会感激她的。等我工作稳定了,我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李琴说,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才会深切地懂得,几千元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是怎样的概念。
今天,新一轮的彩虹助学活动又要启动了。李琴动情地说,彩虹助学基金一定会成为贫困大学生的推进剂。 (记者 叶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