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余姚
袁隆平余姚谈梦:稻穗下可乘凉 谷粒如花生米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5-26 23:33:25

  稻穗之下可乘凉  谷粒大如花生米

 “我有一个梦想:我种的杂交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在稻穗下乘凉。”,79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到以稻作文化闻名于世的余姚,在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名家纵论河姆渡文化论坛上,他信心满怀地说,“超级稻不仅可以让全国人民吃饱,而且还能让全国人民吃好。”

  若炎帝在世,会给袁隆平颁奖

  昨天下午2:30,记者就守候在余姚河姆渡酒店的大厅里。临近3时,一辆小轿车开到酒店门口。第一个下车的就是袁隆平,他从车里钻出来,向电梯走去,健步如飞,精神矍铄,看不到一点老态,很难让人把他和79岁的老人联系在一起。

  下午3点,袁隆平准时出现在台上,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走在老人的后面。两人刚入场就掌声雷动。在接下来近两个小时时间里,两人尽情畅谈,一位朴素不失风趣,一位激情不失理性。“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炎帝其实是个农耕专家。今天我们不妨猜想一下,如果炎帝要给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中做出贡献的人颁奖,会有哪几个人呢?”余秋雨认为,符合炎帝心愿的可能有四个人:一是黄帝,二是修筑了都江堰的李冰,三是明末科学家、农学家徐光启,四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袁隆平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农业文明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让人们免受饥饿的困扰,他的成就无可争议,他们四个人放在一起,我认为一点也不为过。”余秋雨补充说:“余姚先贤王阳明有‘知行合一’的理论,而袁隆平正是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者。”

  明年有望实现亩产900公斤

  “说我是‘杂交水稻之父’,这个我还是不敢当。”袁隆平接过话题,谦虚地说。“

  前几天,我用超级稻接待了一位香港企业家,没想到平时米饭吃得很少的他,竟然连吃了两大碗,而且吃完后还要求打包。”袁隆平用这个例子,风趣地阐述他的“高产和优质是可以统一”的理论,“超级稻不仅可以让全国人民吃饱,而且还能让全国人民吃好。”

  据了解,目前,袁隆平领导下的中国超级杂交稻亩产可达800公斤,他正在为到2010年中国超级杂交稻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奋斗。袁隆平对实现这一目标很有信心:“我们的超级稻计划比日本晚了16年,比国际水稻所晚了7年,但现在,我们跑到了世界的最前沿。”袁隆平说,第一期和第二期超级杂交稻都是采用常规手段,第三期则运用了分子技术。这好比跳高比赛,越往高处越难,必须在技术路径上有新的突破。

  “我现在年纪大了,但我身体好,一点也不服老。如果身体允许,80岁后我还会继续干下去。我的信念是通过科技进步,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如何才能保证粮食安全?袁隆平说:“除了要保证18亿亩的土地红线不能突破外,还应加大力度,把那种按田亩来补贴的方式改为按粮食产量来补贴,政府以较高的价格进行收购后再平价在市场上出售,这样才能以更好的政策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河姆渡稻谷有杂交水稻特性

  1973年在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10多个探方400多平方米范围内,发现了大量稻谷和稻秆、稻叶,甚至连稻谷壳上的隆脉、稃毛都清晰可见。经碳十四测定,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的年代为公元前4780年,距今7000年左右。

  有记者把河姆渡的稻谷与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联系在一起,向袁隆平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大胆假设当年出土的稻谷还能存活,您认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是否具备您当年发现的‘野稗’的某种特性,或者说是否有杂交的可能性?”

  “我也听说河姆渡遗址的稻谷挖掘出来时还是黄色的,如果它们还有生命力的话,把它们的基因提取出来,完全可以为稻研究服务。”袁隆平笑了笑说,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批骨耜等典型农具,显示出已有一定的农耕水平,说明种植水稻的历史还应往前推移。水稻是从普通野生稻驯化而成的,而野生稻只生长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目前考古发现的早期稻谷遗存大多数也是在这一地区。仅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目前已发现130多处,其中属于长江流域的有110多处,可见稻作的起源地应是饭稻羹鱼的楚越之地。从理论上来说,河姆渡稻谷同样具备杂交水稻的特性。

  特大洪水逼走河姆渡先民?余秋雨认为,文化旅游要打生态文化牌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东南沿海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文化,河姆渡先民在这里生活了2000年,奇怪的是这里没有发现他们延续下来的证据。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消失了呢?

  余秋雨猜想:“可能是遇到了自然灾害。沿海的陆地被海水淹没后,咸水使水稻无法存活,这对文明是毁灭性的。研究发现,河姆渡遗址地层的堆积表明,河姆渡文化时期至少发生过两次持久的特大洪水。第一次发生在距今6000年前后,第二次发生在距今5000年前后。第二次洪水不仅淹没了河姆渡人的家园,而且还在遗址和南部的四明山之间冲刷出一条100余米宽的河道,使原来向北流的姚江改成向东流了。河姆渡的先民赖以为生的水稻连遭淹没,甚至颗粒无收。他们不得不开始大规模的迁徙。河姆渡文明就这样被永远地埋在了深深的地层之下。

  “还有一些浪漫的考古学家说河姆渡人扬帆远航去了,我看这也有可能。如果在太平洋某个岛屿上,对岛屿上的人进行DNA测试后,找到了河姆渡人的基因,你不要感到很奇怪。”余秋雨说。

  余姚有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又有王阳明、黄宗羲等众多古圣先贤,经济发展超过了文化软实力。如何打好文化与旅游牌?余秋雨认为,对文化的理解不能太片面,古迹文化和古圣先贤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但生态文化也不容忽视。余秋雨举例说,有一年他去地中海沿岸看了看,发现这里没有什么文化古迹,只有海水、沙滩、帆船,但游人如织,络绎不绝。“把过去纸面上的历史文化当作文化太片面了,生态文化才是最重要的。”(东南商报记者薛智谊)

【编辑:范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