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 林华奇)高考临近,一些不法分子也活跃起来,利用一些考生和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发布虚假短信,号称能提前透露高考试题和答案,实施各种诈骗。记者昨天获悉,市公安局在其门户网站上发布了高考诈骗预警,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
4类考生家长易上当
据介绍,高考诈骗活动一般主要集中在两个阶段:一是高考前夕,不法分子自称可以提供试题及答案、传递答案等,实施诈骗活动;二是在录取前夕和录取过程中,自称有“熟人”关系,花钱可以让考生进更好的大学、读更好的专业,甚至考分不够也可以上大学等条件相诱惑,实施各种形式的诈骗。受害对象除了广大考生外,还有4类考生家长:希望孩子读名校的;孩子成绩与志愿学校录取分有差距的;接受不了孩子落榜的;对录取制度不信任的。其中,成绩不佳的学生和家长更容易受骗,请有关人员格外注意防范。
5种诈骗伎俩须防范
警方分析,高考诈骗主要有5种作案手段,市民遇到类似情况,要格外当心。
1.通过手机短信或网络聊天,向考生或家长发送“出售高考试题”、“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等虚假信息;
2.谎称自己是院校招生代理或高校招生人员,与高校领导和招办人员有“特殊关系”,明示或暗示可帮考生上大学。形式是吹嘘自己可拿到内部指标或计划外指标,从而索取“指标费”,只要交一定的费用就可办理录取手续,高考成绩低于专科录取分数线的考生也可被录取为本科等;
3.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诈骗。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是有严格条件的,绝不可能像招生骗子所说的,只要花钱就能搞到自主招生指标;
4.故意混淆自考、成人高招、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
5.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号内。考生对于自己没有报考的院校,一定要通过网络查询、电话咨询等方式,鉴别其真假。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防范意识,一旦接到类似的短信或电话,可先稳住对方,再向警方报案,以便将那些“高考骗子”绳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