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宁波人民值得骄傲的儿子”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6-02 09:48:04

  5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闻出版局、海曙区政府联合举办的袁牧之诞辰100周年纪念会在那里举行。曾经与袁牧之共事过的众多电影界老前辈以及电影史研究专家、袁牧之的子女、亲属等,共同缅怀他为党的文艺事业坚韧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

  老艺术家于蓝说,她12岁时就看了袁牧之的电影《桃李劫》和《风云儿女》,“对《桃李劫》的主题曲印象尤其深,当时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

  “在东北电影制片厂时,袁牧之已经想到了人才培养的迫切性,两年举办了四期训练班,有650多名学员。”于蓝说,袁牧之还要求创作干部深入生活。她回忆起参加《白衣战士》拍摄的过程,“当时远景、近景一点也不懂,一会儿脖子太细,一会儿眼睛太大,狼狈极了。袁牧之给我写了封信,信上说,‘于蓝,你的表演道路是正确的’,使我重拾了信心。”

  新闻电影纪录片编导张建珍说:“我们都是宁波人。上世纪30年代,我是上海的一名中学生,喜欢进步电影。在抚顺见到他时,觉得他不是明星的形象,而是革命干部,党的电影事业的领导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张建珍的记忆里,袁牧之废寝忘食埋头电影事业,吃住都在电影棚,“他摸索出战争纪录片的一整套办法,使东北解放战争和根据地建设得到很好的记录。”

  在纪念会上,袁牧之的长女袁牧女回忆:“父亲总是说,他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天才,只知道什么叫努力’。”在她的眼里,“父亲好像永远不知疲倦,没日没夜地伏案工作。”对父亲的作品,袁牧女如数家珍,“他所有的影片我都很喜欢,里面有很深的人文精神。他的作品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许多专家认为新现实主义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中国,主要指的就是他导演的《马路天使》。”

  面对父亲家乡来的人,袁牧女激动地说:“宁波几年前举办金鸡百花电影节时召开了袁牧之电影创作座谈会,父亲的故居也找到了,他是宁波人民值得骄傲的儿子。”

【编辑: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