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原帖
寸草三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每次看见母亲落寞的神情,我都会生出许多的愧疚。父亲去得早,是母亲一个人将我们姐弟两人抚养成人,并送我们上大学。现在我已在宁波教书5年,并且安下了自己的家,弟弟在一家企业工作。为了给母亲更多的照顾,去年暑假我们姐弟俩将母亲接到了宁波,然而物质的丰裕、儿女承欢膝下并没有给母亲带来太多的快乐。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与同事的父母聊天得到启发,夫妻夫妻,年轻时是夫妻老来便是伴儿,母亲是少了一个可以同她说话、唠家常、有着同时代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伴儿。
母亲守寡这么多年,该是为自己而活的时候了,做儿女的应尽量满足她才是。我想,尽孝不只是体现在物质上,更多层面是精神的。因而,起了为母亲征婚的念头。征求了母亲的意见,老人家也认可了。所以来到东方热线,希望借这块宝地能为母亲找到幸福。
母亲1959年出生,身体硬朗,原籍湖北宜昌。
希望找一位50~56岁身体健康的有缘人。最好是湖北、四川、湖南籍的——不然,语言有障碍,老人家学普通话比较困难。
联系QQ:576039236,注明“征婚”。非诚勿扰!
768社区记者陈爱红核实报道:
发帖人“寸草三春”姓周,今年28岁,是宁波某中学的老师。
2008年暑假,周女士和弟弟将妈妈接到了宁波,妈妈邹女士今年刚好50岁,平时和儿子住在一起,给儿子做做饭、洗洗衣服,打扫打扫卫生。周女士介绍说,她妈妈是在读初中时失明的,起初只是青光眼,因为没有及时医治而失明。
说起妈妈的一生,周女士觉得妈妈太苦了:“妈妈20岁的时候和爸爸结婚,爸爸是个孤儿。在我7岁、弟弟4岁那年,爸爸生病去世了,从那时起妈妈就一手把我们姐弟俩拉扯大,妈妈虽然失明了,但是家务活一点也不落下,除了洗衣做饭,她还会织毛衣。我们住在镇上,但是勤俭持家的妈妈总是带着我们一起到屋后的小菜地里种菜,我们家吃的蔬菜基本上是妈妈带着我们种出来的。妈妈最拿手的菜是红烧鱼,现在一到周日,她还亲手做给我们吃。”
周女士说妈妈是地道的宜昌人,平时也没什么爱好,就听听广播。因为宜昌话和四川话、湖南话很接近,她希望妈妈将来的老伴也是四川、湖南或湖北籍人士,这样两人沟通起来更畅通一些。针对论坛里有人问周女士是不是想在宁波给妈妈安家,周女士说:“因为没个说话的人,妈妈在宁波也很不适应,她还是喜欢在宜昌老家和街坊聊聊天、种种菜的生活,如果妈妈未来的老伴愿意,老家的房子还在,两位老人可在宁波生活,也可在宜昌老家过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