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海曙模式 就业服务的制度创新
稿源: 宁波日报  | 2009-06-15 08:18:07

  去月湖街道就业项目经理人服务分中心洽谈就业的人络绎不绝。(记者 胡建华 摄)

  海曙区劳动部门工作人员在介绍就业项目经理人与您“心连心”活动业绩。(记者 胡建华 摄)

  在12日的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座谈会上,经理人代表和再就业人员代表在相互交流。(记者 胡建华 摄)

  海曙区劳动部门工作人员在介绍就业项目经理人工作流程图。  (记者 胡建华 摄)

    核心提示

  市区长春路122号,一块白底红字的牌子分外醒目,上面标示出海曙区并列的三个单位:人力资源市场、就业项目经理人服务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而据海曙区劳动保障部门称,看似相对独立的三个单位,实际上却组成了三位一体的运作体系,形成了职业指导、技能培训、推荐就业的一条龙服务模式,使得就业资源得到充分整合,就业链接环环相扣,在应对经济危机对就业带来的冲击中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这个富有创意的运作体系中,最为注目的是该区实施的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两年多前,当这个新名词刚刚出现在海曙区月湖街道时,人们都感到新鲜。如今,这项从新西兰等地“移植”过来的经验,已在海曙区的72个社区遍地开花。“零距离、全覆盖、个性化、全程式”的就业服务新机制,海曙区的成功探索和实践,值得我们去回味。

  政府推进

  突破困难群体就业“瓶颈”

  作为中心城区的海曙区,尽管经过努力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曾连续五年被评为市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就业质量不高。通过几年的市场配置,素质较好的失业人员已经先后就业,沉淀下来的基本都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只能从事体力型、低收入的工作,而这些岗位往往又被外来劳动力所“抢占”,“4050”没有明显的优势。就业岗位不稳定,合同期限短,部分失业人员陷入了“失业—再就业—再失业”的不良循环。以2005年为例,当时全区有8047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但同时也新增了9102名失业人员。

  就业意识不强。这主要涉及到两类人员。一是低保人员,不仅能按月领取低保金,还能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诸如住房、医疗、入学、水电等,因而缺乏就业的积极性。二是有其他稳定收入的人员,比如被征地人员,有的有住房出租收入,有的可获得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一般的工资待遇难以吸引他们就业。

  培训实效不大。据2005年全区人才资源调查,当时共有在岗职工44115人,其中初级技能以上12302人,持证的仅有4621人。用人单位急需大量熟练技工,但失业人员中有技能、有职称的寥寥无几,技能培训与个人的需求不相匹配。

  就业服务不够到位。海曙区虽然拥有较为完善的公共职介机构,但服务方式仍停留在一般化、坐等式的格局,这种单向式服务模式不仅难以提高职介成功率,更谈不上岗位的稳定性。

  就业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人力资源市场有着大量的供求信息,但由于缺少有效对接,招聘成功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就业服务的条块分割,各种就业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

  为了突破制约困难群体就业的五大“瓶颈”,海曙区开始寻找切合实际的就业服务方式,2006年9月,富有海曙特色的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浮出水面,并在月湖街道的7个社区先行实施。

  制度创新

  打造就业服务全新模式

  “所谓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就是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具体项目进行系统地组织实施,通过聘请专业人员担任就业项目经理人,集中使用就业资源,对每一名工作对象设计个性化就业方案,并进行全程跟踪直至稳定就业的一种就业服务新模式。其基本要求是:在就业服务的理念上,由传统的坐等式变为主动式;在就业服务的内容上,由传统的大同化变为个性化;在就业服务方式上,由传统的单向式变为全程化、循环式。”分管这项工作的海曙区副区长石贤义对这项全新的制度作出了简洁的解释,他认为,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色:

  ——依托“三设”,架构服务体系。一是设置服务项目,明确经理人的主要职责,包括宣传促进就业和培训的政策;深入调查工作对象的个人情况;动态收集用工信息;负责就业供需双方的信息对接等。二是设定服务对象,建立工作对象数据库,筛选出就业愿望不强,竞争能力较弱,确需政府帮助才能实现就业的失业人员为工作对象。三是设立服务平台,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建立海曙区就业项目经理人服务中心,整合就业资源,负责集中调配,并在街道社保站设立二级平台,直接管理和考核经理人。这种以资源统筹为基础的运作模式,使服务中心、社保站、总经理人、经理人分工协作、相互呼应,打破了原来以街道辖区为单位各自为政、信息相对封闭的框架,形成全区统一用工、信息互通共享的局面。

  ——突出“三化”,规范服务运作。一是服务主体专业化。专职经理人:一部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一部分仍由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担任。兼职经理人:主要由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干部中热心公益事业,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人员担任,从而形成了109名专、兼职相结合的经理人队伍。

  二是服务内容个性化。经理人对每一名工作对象“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的帮扶实施计划,实行“一人一档”,因案施策。首先是实施就业前景评估计划,对于自身就业前景模糊的失业人员,通过上门走访的方式摸清失业原因、家庭状况、就业意愿、技能变化和年龄结构,对工作对象进行就业前景的可行性分析,确定推荐岗位方向和行业。其次是实施就业意识重塑计划,对于就业愿望不强或存在畏惧心理的工作对象,以现行政策为基础,以身边事例为参照,采用灵活、持久的方式,实施劝导方案,帮助工作对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最后是实施技能培训促进计划。对于有就业愿望,但苦于没有技能的工作对象,帮助选择培训项目,联系培训机构,鼓励其坚持参加培训,获得职业资格,从而实现就业。

  三是服务方式全程化。在企业用工需求和失业人员就业愿望初步实现对接后,经理人要陪同工作对象参加招聘面试,协助办理劳动合同签订,向用人单位了解工作对象工资待遇及参加社会保险情况。对于选择自主就业、灵活就业的工作对象,积极协助办理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申请小额贷款等手续。工作对象实现就业后,经理人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及时了解就业动态,协助解决相关问题,促进稳定就业。对就业后再次失业的工作对象,继续进行跟进帮扶。

  ——借助“三力”,强化服务保障。一是借助街道、部门的合力。为确保这项制度的顺利实施,海曙区成立了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实施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协调这项工作。二是借助素质培训的外力。由区政府及劳动部门牵头,充分利用实例讲解、角色扮演、互动讨论、实地走访、实际演练等丰富生动的教学形式,促进经理人专业技能的提升。三是借助绩效考核的动力。为确保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运行更加规范,服务效果更为持久,对各类经理人实行目标责任考核。

  成功实践 109名经理人活跃社区

  海曙区就业项目经理人有个别致的徽章,上面的图案寓意深刻。中间两个“j”为“就业”和“经理人”拼音的首写字母,看起来像两个人在一起行走,表明求职者的信赖和就业项目经理人对他的帮助。图案上的绿色代表了就业项目经理人对求职者的希望,蓝色代表求职者对就业的渴望。从图案的整体设计来看,就像一张笑脸,表示就业项目经理人的微笑服务。

  “求职路上与你同行,人本服务促进就业”,这是海曙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推行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时提出的目标和口号,与徽章的寓意相切合。而海曙区109名就业项目经理人的成功实践,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样本一:量体裁衣

  30多岁的小邵,一直以来无正规单位,只是偶尔给别人的出租车代代班补贴家用,妻子的收入也十分有限。

  社区就业项目经理人了解这一情况后,上门与他进行交流。就业项目经理人分析了小邵的就业优势:八、九年的驾龄,人比较稳重、实在,只是文化程度不高,技能单一,缺乏自信,缺乏面试技巧。

  就业项目经理人开始实施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先对小邵进行面试技巧强化,并增强他的自信心。后来,经理人得知本辖区内的卫生部门招收机动车驾驶员,就力推小邵上岗。三个月后,得知单位为小邵办理了录用备案手续,经理人才感到“大功告成”。

  样本二:扶危济困

  家住国安巷的老黄和妻子原本都处于失业状态。老黄本人因车祸造成下肢残疾,夫妻两人靠打临工和社区生活救济来维持家里的基本开支和儿子的教育费用。然而,年仅15岁的儿子意外身亡,又给老黄夫妇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几乎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信心。

  就业项目经理人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开展救助工作,多次上门看望。经过多次努力,经理人终于为他俩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夫妻俩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

  样本三:互联互动

  华涛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是望春街道的辖区单位,住在安泰社区的张福祥原在那里工作。在一次社区党员会议上,张福祥提供了一个仓库保管员的岗位。就业项目经理人根据单位要求,帮助“4050”人员袁师傅成功实现再就业。

  社区就业项目经理人在对袁师傅进行跟踪服务中,又陆续挖掘了几个岗位,并把其中一个保管员岗位介绍给了40岁的叶大姐。

  失业人员熊女士个子小,胆子也小,一年来社区已为她介绍了6份工作,但每次都干不长。安泰社区再次找到了华涛公司,熊女士也再次被接纳。华涛公司由此成为安泰社区的再就业定点联系单位。

  样本四:耐心劝导

  家住南塘社区的小刘是一位本科生,学的是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快一年了,还是找不到工作。社区就业项目经理人经过沟通了解到,原来在小刘看来,他学的是管理专业,还是本科生,自然要找企业主管的职位。

  就业项目经理人于是对小刘进行了耐心的劝导,随后又陪同小刘到辖区的郑万利酒业有限公司面试。在就业项目经理人的再三恳求下,公司终于同意让小刘先在销售岗位试用三个月。

  此后,就业项目经理人每隔半个月就打电话给小刘和用人单位,了解小刘的就业情况。三个月后,用人单位和小刘签订了劳动合同。

  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的成效显而易见。首先是就业资源实现有效整合。2008年共挖掘就业岗位14308个,比制度实施前的2006年增加了143%。其次是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2008年全区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人数分别达到10790人、6611人,分别比2006年提高了199%和88%。另外是就业质量有了明显提高。2008年,全区职业介绍成功12684人次,比2006年增加了149%;主动求职登记14445人次,比2006年增长了123%;职业指导11629人,比2006年增长80%;推荐培训5701人,比2006年增长112%;劳动合同签订率由2006年的75%上升到2008年的97%,提高了22个百分点,区域内零就业家庭做到动态消除。

  “公共服务品牌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塑造城市对外形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依靠创新,进一步发挥服务品牌的凝聚、示范和辐射效应,有效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海曙区区委书记陈奕君坚定地表示,就业项目经理人这一品牌要力争做得更好,像“81890”一样,向全国品牌努力。

  正像陈奕君所说的那样,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一项全新的就业服务模式正在形成,并开始叫响全省乃至全国。

  专家点评

  科技部研究员刘琦岩:海曙区实施的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令人振奋。让困难群体实现充分就业,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对于促进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制度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方向,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落到了实处。把经济手段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把握住了解决就业难题的规律性的东西,抓准了工作的着力点和关键点,是突破就业“瓶颈”的有效途径,体现了浓浓的区域特色和本土特色。这项制度适应了就业市场的需求,发展前景广阔。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贡森: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是对传统就业服务模式的一大创新。经理人的服务对象比较特殊。一是特殊的困难群体;二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经理人解决的矛盾也比较特殊,是对现有就业服务模式的完善,用个性化服务的方式、以情感人的方式来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成功率比较高。这项制度体现了广泛的社会参与,在加强就业服务的同时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宁波市社科院副院长林崇建:海曙区突破困难群体实现充分就业的难点,推出了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富有首创精神。海曙区将经济领域常用的“经理人”这个名词嫁接到社会工作,实现了用工单位与求接者的对接,有效地促进了供求双方的匹配,这做法具有推广价值,并且可以进一步提升和拓展。

  中共宁波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林巧红: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势下,如何解决就业难点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让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是当前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体现了机制上的创新,找准了失业人员如何实现再就业的关键,导入了工程项目管理的理念,追求系统化管理,形成了有效的就业服务模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值得总结、宣传和推广。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主任赵海平:海曙区的就业项目经理人制度实施了职业中介、宣传、培训、维护法律的四大功能;发挥了组织网络、贴近群众、运转灵活、社会协调等四大优势;处理好了效益与成本、公益性与营利性、经理人工作与其他中介社保工作、政府、企业以及个人的四方面关系,是一项很好的就业服务新机制。

本报记者 汤碧琴 海曙记者站 许玉芬

【编辑: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