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填报高考志愿先看全省排名号
稿源: 东南商报  | 2009-06-17 01:31:14

市高招办副主任黄光杰(左)和主任科员龚松林接听热线。记者 刘波 摄

 

    中国宁波网讯 高考结束后,怎样合理填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和家长,昨日,本报特地邀请市高招办副主任黄光杰和主任科员龚松林,接听商报咨询热线,指导考生和家长合理地填报高考志愿。

  热点咨询问题

  省内省外院校投档比例不同

  问:省内外院校投档比例有什么区别?

  答:今年,省内高校投档比例控制在1∶1.05,省外高校投档比例控制在1∶1.2。实行平行志愿后,为减少上线而退档的情况发生,各院校会根据各自的实际,尽量缩小投档比例,因此,考生必须事先了解有意向填报志愿的院校的投档比例。

  投档线取决于考生的填报情况

  问:各招生院校的投档线是怎样来划定的?

  答:各院校投档线是根据填报志愿的考生人数和他们的考分而划定的。因此,投档线实际上是考生填报出来的。在没有填报志愿、开始投档前,谁也无法预知某一高校今年确切的投档线。

  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

  问:是不是要填报专业服从志愿?

  答:为了增加录取的可能性,考生要填报专业服从志愿,服从专业志愿的调剂。否则,如果同一专业填报的人过于集中,就会造成撞车现象,可能因此而落选。

  根据不同情况选学校和专业

  问:如果碰到理想的学校和理想的专业不能兼得的情况怎么办?是选学校重要,还是选专业重要?

  答:总体上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定。一般来说,对于一批院校来说,学校更重要; 全国一批本科院校之间综合实力排名、专业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如果上了三类专科或高职的分数线,一般来说还是选专业更加重要。考生要从立足于3年后就业,来选择专业。

  从学费差异来区别普通本科和民办本科

  问:今年普通公办本科与独立学院民办本科,放在同一批次招生,怎样才能区分这两类学校?

  答:可以从这些高校的收费情况来作判断,一般公办本科院校学费只有几千元,而独立学院民办本科学费一般都在上万元。由于收费差别很大,因此,如果选择填报独立学院,一定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

  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投档

  问:平行志愿实行一次投档,这是什么意思?

  答:实行平行志愿后,考生能填报5所院校志愿。在5所院校志愿里,只要符合其中一所学校的投档条件,就会被投档到这所学校。由于有的院校不是以1∶1比例投档的,因此,即使投了档,如果是以最低分被投档的,那么仍然有退档的风险。

  一旦考生被一所院校投档后,就没有机会参加另外4所院校的投档了。万一被退档,只能参加征求志愿。在征求志愿时,理想的学校很少,即使有理想的学校,竞争也会很激烈。

  合理填报平行志愿

  问:考生能填5所院校的平行志愿,怎样填报才算合理?

  答:5所院校平行志愿,应该有梯度。一般不应该选择同一层次同一水平的院校,要适当地从高到低拉开档次,这样才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一般来说,在A、B、C、D、E志愿院校中,A志愿应该是最想去的院校,接下来按照喜欢的程度,依次填。E志愿应该是录取相对保险的院校。

  跨批次填报志愿无效

  问:为了保险起见,能不能在第一批次5个平行志愿院校中,在最后一至二个志愿,选择填报第二批次的院校?

  答:在各批次各科类志愿填报时,省教育考试院明确规定,每个批次的志愿,只能在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该批次招生院校中选择填报,而不能跨批次选择填报,否则,跨批次填报的志愿都是无效志愿。

  利用名次号和学信卡很重要

  问:怎样提高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

  答:通过查看想填报学校往年的录取的位次号和自己的高考名次号,合理比对,精心选择,就有可能提高自己被理想高校录取的可能性。

  考生可以结合教育部下属单位制的“学信卡”,凭卡可上网查询各高校近几年来的录取分数线和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及考生排名情况。有助于作出判断,合理填报志愿。

  考生和家长

  要注意以下事项

  尽快全面掌握招生政策

  在上午的咨询过程中,发现不少考生和家长对高校招生政策仍然知之甚少。因此,一定要利用填报志愿前的这段时间,尽快了解和掌握有关政策。不但要了解浙江省总的招生政策,还要了解招生院校的招生章程。如果不了解相关政策,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就无从谈起。

  必须确保通讯畅通

  由于今年是首次网上填报志愿,考生一定要随时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和新闻媒体发布的信息。随时关注录取进程。

  在没有获知自己被录取的确切消息前,必须保持通讯工具畅通,尽量不要离开宁波去外地,以随时掌握相关录取信息,提高被录取的机会。

  务必保管好密码

  网上填报志愿必须凭密码操作。省教育考试院规定,因密码泄漏所造成的后果必须由考生自己承担,因此,一定要保管好密码。在网上填报志愿期间,考生如忘记密码,无法再次登录时,可以到当地招生机构或报名点学校填写申请表,更改密码。东南商报记者 毛信意 

【编辑:谭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