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居民小区荣获的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模范”锦旗(江北区档案馆提供)
【藏品简介】
这是1952年江北白沙居民小区荣获的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模范”锦旗。2002年白沙社区居委会将这面锦旗移交给江北区档案馆保存。(锦旗抬头中的白沙区即白沙居民小区)
【藏品的故事】 讲述人:范翠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江北区白沙居民小区曾经三次荣获全国卫生先进,在全国都有名气,其中第三次还是我代表小区居民上京领奖的呢!
1952年初,我市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层层发动,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主要内容为“灭四害、保健康”,重点是开展消灭有害细菌斗争。那时候白沙一带卫生状况很差,污水沟、粪便四处可见,杂草丛生,蚊蝇成群。我们居委会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
思想统一后,居民小区迅速开展灭蝇、灭蚊、灭蚤、灭鼠等行动。居民人人动手,只要一有空,大家就拿起苍蝇拍追着打苍蝇,有的人到菜场买菜时,也是一边走一边挥着苍蝇拍;小学生不但在家里而且在学校里打苍蝇。蚊子比较难打,居民们就动脑筋,用蚊帐布做成捕蚊罩,晚上乘凉时到路灯下面的草地上捕蚊子。
白沙居委会提出一个宣传口号,即“消灭四害,等于消灭美国佬”(当时正处抗美援朝时期,美帝国主义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战),在居民中引起共鸣。白沙居民区里有个水产市场,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就嗡嗡地叫个不停。小区居民就用鱼肚肠作诱饵,引来成群蚊蝇,然后用蚊帐罩将它们一网打尽。
当时江北区泗洲街道办事处下辖的各居民小区都开展家庭比赛,看谁家上交的“战利品”最多,奖品一般为苍蝇拍、扫帚、学生练习本、铅笔等。小区之间也开展比赛,结果白沙小区得了第一名。其他小区一户人家能抓上几千只苍蝇算不错了,而白沙小区有人捉的苍蝇多得只能用秤来称。1952年下半年,因成绩突出,白沙居民小区荣获全国“爱国卫生运动模范”称号。当年12月,居民代表赴京参加了第二次全国卫生会议,领回锦旗。 1958年的爱国卫生运动,白沙居民小区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次主要内容为“大搞个人卫生”,提倡分食制,家里的毛巾、牙刷、脸盆等卫生用品分开使用,做到“家里日日扫、一周一中扫、一月一大扫”。当年,白沙居民小区又荣获全国卫生先进称号。
1959年至1960年,白沙居民区爱国卫生运动的主题为“绿化家园、美化家庭”。当时我担任居委会主任。居委会要求家庭卫生做到“四面光”,即把天花板、地板、墙壁等清洗得干干净净。居民开展“百物大翻新、房屋大洗澡”,即将家具搬出来,一件件地清洗,同时用高压水枪冲洗房屋,用碱水把板壁擦亮,让臭虫、跳蚤等害虫无处藏身。加强小区绿化,使各居民小组都有一块小花园。第6居民小组本来缺乏绿化空地,后来居民们商量并经有关部门同意,决定把临街的一幢房屋拆除。大家齐动手,三天时间里拆除房屋并新建了一个小花园,后来这个花园不断扩建,成为现在的白沙公园。经过评比,1960年,白沙居民小区第三次获得了全国卫生先进。
1960年6月,我代表小区居民赴京参加全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建设社会主义大会,从中央领导的手中领过奖牌。刘少奇、周恩来、宋庆龄等参加了会议。在小组会议上,我还作了汇报。在宴会上,周总理向我们敬酒的时候,我兴奋得腿都发抖了。我们还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浏览了十三陵等名胜古迹。那些激动人心的往事令我终生难忘。
(记者 吴向正 通讯员 胡肖林 王宇菊 整理)
[编辑点评]
白沙居民小区三获全国卫生先进,是我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一个缩影。今昔对比,人们可以从中看到几十年来我市卫生工作的进步和市民日常生活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