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我的北大荒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06-19 13:25:25

  对很多宁波知青来说,“北大荒”这三个字代表的是他们一段无怨无悔的青春;是他们曾经热血燃烧的理想。他们忘不了那片黑土地,忘不了那片黑土地上的父老乡亲。

  于是,就有了2004年的“知青专列”。2004年5月,500余名宁波知青集资50万元,开出了全国首趟“知青专列”,回到了北大荒。

  时间一晃到了2008年,一些知青的心又动了起来。2009年是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里返回第二故乡,具有特殊的意义。

  “四十年过去,可谓弹指一挥间。但对我们每个知青朋友来说,那几乎就是整个的生活画卷。你们在人生的最美好、最珍贵的青年时代,离开了温暖的家庭,离开了疼爱你们的父母,来到了北大荒,来到了集贤县。你们给集贤县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全新的知识和全新的生活方式。这里的人们永远记得你们为这块土地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永远感谢你们为我们提高物质生活和精神水平作出的贡献!家乡的人们想念你们!盼望你们早日到来。”

  这是集贤县委县政府发来的一封邀请信。好几封类似的邀请信从北大荒当年知青们插队过的地方陆续发到了宁波。

  “第一次‘知青专列’开出后,很多因事没能成行的知青一直希望能有再次一起重返北大荒的机会,而很多已经回去过的知青也期待着再次‘回家’。”叶晓龙是宁波知青里的热心人,也是首趟“知青专列”的发起人之一。很快,他和另外几位知青成立了回访第二故乡活动筹备小组。2008年9月,北大荒旅游专列终于敲定:2009年6月5日从宁波出发。

  心,热了

  从晚报上看见第一篇有关北大荒旅游专列的报道开始,知青赵兰的心就热起来了,用她丈夫的话说就是“发烧”了。58岁的赵兰在1969年4月前去黑龙江集贤插队,在那里呆了整整8年。赵兰一家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她和丈夫在2000年先后下岗,换了很多工作。2004年开出首趟“知青专列”时,因为经济原因和工作关系,她没有去,这成了她几年来的一块心病。“我看到消息后就决定,这次无论如何一定要去!”她说,错过这次,说不定就没有机会重回那片黑土地了。

  1972年到1980年,汪亚芬在小兴安岭的林场呆了8年。去年她遭遇车祸,右大腿骨折,现在还在恢复中,走路要使用拐杖。重返小兴安岭一直是她心底的一个梦想,但这样的情况怎么能成行呢?她的“插友”知道她的心思,说就是抬也会把她抬去。于是,到了出发那天,拄着拐杖的汪亚芬准时出现在了火车南站。

  6月5日下午,专列即将启程。火车南站的气氛和5年前一模一样,只不过,这次人更多。这些已经不再年轻的人们,突然间变得无比张扬,有一位知青拿着一面红旗不停地在广场上飞奔,嘴里念叨的一直是两个字:回家,回家!

  家,到了

  6月8日早晨5点50分,在经历了60多个小时的旅程后,北大荒旅游专列抵达终点——黑龙江省集贤县。下车前,一个五大三粗的男知青站在两节车厢的交接处,脸紧紧地贴着窗玻璃,用力向外瞅着,似乎力气稍小一点,这第二故乡的一切又会突然飞走。扭头过来时,他的脸上已经全部是泪水。而车窗玻璃上,也留下了他的泪痕。

  安邦河,集贤的这条河曾被不少宁波知青提起。6月9日上午,在安邦河公园里,300余名宁波知青参加了宁波知青纪念碑的揭碑仪式。

  “公元一九六九——一九七零年,共和国三千万知识青年中的1231员,从数千里外的宁波来到了安邦河畔,黑土地深埋了我们杏花春雨般的青春梦想,也掩埋了刻骨铭心的苦难与憧憬。感谢黑土地的养育之恩,你是我们永难割舍的第二故乡,我衷心祈愿你繁荣。”这是宁波知青自己拟就的碑文。碑文不长,可谁都知道,这短短的几行字里,镌刻着他们的青春、理想,镌刻着他们的欢乐与苦难,也镌刻着他们对第二故乡深深的眷恋。

  这一天,太阳特别猛。300多名知青很自然地排成了一条长龙,依次和知青碑合影。有些知青,在烈日下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

  情,在烧

  知青们最期盼的,莫过于重回自己当年插队的地方。

  “心里有点忐忑不安。心跳得厉害,头有点晕。整整32年没有回来过了。”6月9日上午8点,在集贤一家宾馆门口,知青陈国华等着回自己插队公社的中巴车启程。中巴车里塞满了包裹和纸箱,那是知青们带给老乡的礼物。陈国华说,他一直在担心忘了给谁带礼物。

  三天后,陈国华回到县城的宾馆。他说,三天里自己总共喝掉了七八瓶白酒,都是高度的。他重新坐了回马车,还坐在一辆已经废弃的拖拉机上拍了很多照片。陈国华插队时曾经是大队的拖拉机手,那是当年最“拉风”的工种。

  还有一位知青,在回插队点的前夜找到了记者,让记者给他拿主意该不该回去。用他自己的话说,在知青里面他是最不起眼的:插队10年才回宁波,进厂当了普通工人,后又遭遇下岗,工作先后换了10来个。“火车上我一直梦想,自己要是事业有成,就可以风风光光地回当年插队的大队了。可我现在这个样子,哪有脸回去?”记者也没怎么劝慰他,只是陪着他,听他讲他的知青故事,那故事同样精彩。第二天晚上,他从当年的插队点打来了电话,笑得非常开心,说房东大娘的儿子一见面就喊出了他的名字,平常一瓶啤酒也喝不下的他,居然一口气喝掉了一大碗白干!

  那几天,记者听到了无数个故事,无数个“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故事。

  “命运曾把我们投向了社会的最底层。但是,生活的磨难却给了我们一生的财富。这财富就是在那个年代锤炼出来的那种坚韧不拔的坚强性格。唯由我们所有。它将伴随着我们跨过人生的每一道沟沟坎坎。”这是一位知青写下的文字。从这段文字里,我们能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对这片黑土地如此魂牵梦萦。

【编辑: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