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6月19日讯(宁网播报员 麻志远)据笔者获悉,今年我市有百名大学上骨干进农村、社区开始为期1年的挂职从事下乡锻炼工作,并逐步实现各乡镇(街道)与高校进行普遍性结对。
近日,笔者走访了在我市各别行政村和社区开始挂职锻炼的大学生。“最初的动机是想服务新农村,但是发现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它需要我们大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而且更多的是要社会实践经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朱炳鑫在宁海县跃龙街道兴圃社区从事下乡挂职锻炼工作后对笔者如是说。
其中,在鄞州区古林镇张家潭村挂职的大学生方磊告诉笔者:“让我能够提早接触社会,能够进一步理解现在的农村状况,能够让自己更好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当中,切身做好一个大学生对于农村建设的微薄之力,也让自己学习到了一些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来自宁波诺丁汉大学的杨侃告诉笔者,他在中河街道桑菊社区挂职工作的时候,能够让他提早接触社会,跟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打交道。
在走访过程中,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任一波告诉笔者,学生骨干挂职锻炼能够使学生不断自我改善和成长,期望学生将自己在校所学的知识能够运用到工作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据悉,挂职锻炼的大学生将利用他们的假期与业余时间在农村、社区主要展开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网络建立业余党校;成立乡村青年文化社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专业志愿者业务培训,如义务献血、支教,扶困助残等活动;积极参与助困、助学等,并进行青年农民技能培训等一系列工作。除此之外,挂职的大学生还会组织在校同学一起去农村、社区参加活动,从而拉进学生跟市民的距离,彼此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同时还让挂职的大学生了解民间的一些风俗。
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波网